“你幫我燒一窯瓦吧,錢從分紅里面扣,不過時間你得幫我往前挪一點兒,越早燒好越好。”林樓擺明了來意。
“您那屋頂上的瓦都鋪好了啊?還要瓦干什么?”陳德江下意識問了句,不過馬上反應過來,我管他拿去干什么?大老板都發話了,咱照著做就是了,你既然打定主意要抱大腿,那肯定得讓人家舒服了啊。
“成,等這窯磚出來,我就給您燒,你要什么樣的瓦?錢就算了,您幫了我這么大的忙,我還沒謝您呢!”
“雖然這里面有我的股,不過做生意都得講個規矩,該給的錢還是要給的,免得將來麻煩;再說了,你之前不是已經謝過我了么?那套黃花梨的柜子我可是喜歡的很!”
林樓把筆記本翻開遞給他,“這種規格的瓦,比一般人家蓋房子用的瓦要大一些,厚一些,能燒出來不?”
哎呀,最近光忙著燒磚、賣磚去了,都忘了給人家尋摸老物件,他這該不是在點我吧?不行,等這批瓦燒出來,我再去周圍轉轉去,陳德江有點想多了。
他接過筆記本認真研究了一番林樓畫的圖紙,“這尺寸的瓦確實不多見,不過都是一樣的道理,把模具做大一些就行。”
手工制作傳統瓦片有一個專用的模具,造型像個帶把的圓筒,外面有四道凸痕將圓筒均分為四份,在圓筒上面均勻地糊上踩過的泥,然后轉動機關把圓筒散開從里面抽出來,只剩下圓筒狀的泥坯。
把泥坯底部沾上稻草摞起來經過晾曬,使其干透,然后沿著印痕輕輕一拍,圓筒便碎成四塊瓦磚,最后運到磚瓦窯里面燒制就行了。
模具的大小決定了瓦片的大小,想要大一些的瓦片做個大點的模具就行了,當然,在燒制的時候火候也不一樣,不過磚瓦窯都有窺探孔,有經驗的老師傅從孔里瞄上幾眼就行。
“等燒好之后不用運走,我看前面那塊地方就挺不錯的,到時候你把地方滕開,把燒好的瓦片鋪在上面,就和蓋房子時候一樣。”林樓指著前方的空地說道。
然后又翻到下一頁,“再根據我這上面的要求,每天給瓦片上面澆水,再給旁邊生上幾堆火來烘烤…….”
“您這是打算干嗎啊?要是這么折騰,好好的瓦片可就要壞掉了啊!”聽到這些,陳德江就更摸不著頭腦了。
“就是要這些瓦片壞掉,我這是在做瓦片的抗疲勞實驗,利用淋水和生火來模仿風水日曬雨淋,看看咱們的瓦到底能用多少年!”等試驗完成,那可就有確鑿的證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