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大師如果失敗,后果自不必多說,而真要有確鑿的證據,讓大師無可辯駁,那學校臉上也有光彩,眼見這份意見匯總處處在點,實驗報告嚴禁詳實,吳委員也為清華有這么一個優秀的年輕人而感到開心。
“你是怎么想到瓦片在北方容易開裂的?”吳委員指著那份實驗報告問道。
“以前在圖書館看書的時候,在明清文人的筆記里看到這么一個故事,說江南多雨,每到梅雨季節之前,大戶人家都會請雨師來查看瓦片有沒有損害,如果有就進行修補替換,免得雨季到來之時漏雨。”林樓說起了故事。
“當時城里有位很出名的雨師,別人修補瓦片都帶著各式各樣的工具,他卻是空著手就上去了,下來之后匯報有多少多少瓦片壞了,他已經補好了,主人家如數付錢。”
“許多人都想打聽他的秘訣,始終沒人弄清楚,就連他的徒弟也不例外,知道他臨死前才把秘訣教給徒弟。”
“原來他每次上房,口袋里都裝著大小不同的綠豆、黑豆、黃豆,看到瓦片有漏洞,根據漏洞的大小把豆子塞進去,等雨季到來的時候豆子受潮膨脹,就把漏洞給補好了;而等到第二年,天氣干燥,豆子縮小,這樣的生意還能再做一回。”
“但是我看到這個故事就有疑惑了,瓦片就算破損要是開裂吧?怎么會出現孔洞?蟲子一般只啃木頭吧?于是就在回老家的時候,搬了梯子上房認真查看了一番,發現的確有因為熱脹冷縮開裂的,上面長圓洞的瓦卻是一片都沒有!”
“到了北京之后,我感覺北京的晝夜溫差更大,想必瓦片比南方更容易開裂,所以看到香山飯店的設計就產生了這樣的想法,然后想辦法做了抗疲勞實驗,結果果然如此。”哎,這個理由找得真不容易啊。
“哈哈,孟子有云‘盡信書不如無書’,小林你看書的時候能提出質疑并進行驗證,這才是做學問的道理啊!”這個故事把吳委員給逗樂了。
“實驗的經費是你自己籌備的?這樣吧,這篇文章有一定學術價值,我幫你遞給《中國建材》,你把費用報給系里,系里幫你報銷了。”吳委員覺得林樓籌錢不易,想替他減輕點負擔。
“謝謝吳委員。”林樓覺得瓦片那部分的費用還是算了吧,畢竟是自己拿回去用了,不能因為這點小錢留下隱患。
接著吳委員問起了他關于香山飯店的各種缺陷,林樓一一作答,吳委員時而點頭,時而反問,最終滿意地點點頭,“你對這個項目理解地很透徹,對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認識也很深刻,怪不得能設計出那樣的四合院來。”
“等貝先生來的時候,你跟我一起去見見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