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所有人都被貝聿銘的話驚呆了,他們看過這座四合院,看過林樓設計的那些瓦片裝飾之后,都覺得貝聿銘肯定會稱贊這個年輕人,但萬萬沒想到貝聿銘竟然會這么說。
從地位上來看,貝聿銘是享譽全球的建筑大師,已經有肯尼迪圖書館、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這些注定會留名建筑師的經典作品;而林樓只是一個建筑系大一的學生罷了,他這座四合院設計的固然不錯,但恐怕遠沒有達到留名建筑史的地步吧?
從年齡上來看,貝聿銘今年已經六十三了,林樓才剛剛十八而已,貝聿銘當他的爺爺都綽綽有余,現在竟然說他能當自己的老師,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都太出人意料。
“哈哈,聿銘兄,你這話可就有些過了,夸孩子也不是這么夸的,小林這頂多只是一得之愚、一得之愚啊!”吳委員哈哈一笑,趕緊出來打圓場,要是再這么沉默下去,林樓身上的壓力可就大了。
到底是自家學校的學生,他可不愿意林樓抗上太大的壓力,他還指望林樓把清華建筑系發揚光大呢,要是因為貝聿銘的一句夸獎而被捧殺,那他還不得心疼死?
“哦,是我冒昧了!”貝聿銘此時也反應過來了,要說起來林樓只是一個孩子而已,他這般夸獎的確會給他帶來不必要的壓力,哎,都怪我剛才看到這些設計太喜歡了,一時竟然忘了這只是一個十八歲少年的作品。
我幾乎把它當成了一名成名已久的建筑師的設計,不由自主說出那番話來,“主要是我離開家鄉太久,對瓦這種建筑材料已經變得陌生的緣故,要說起來,能在瓦片的應用上給我當老師的人肯定還有很多,良鏞賢弟,金老弟還有在座的諸位教授,同樣綽綽有余啊!”
貝聿銘趕緊進行了彌補,把對林樓的稱贊引申到自己的缺陷方面,現場頓時響起一片謙虛聲,“貝先生過譽了,瓦片現在的應用范圍實在是太小了,您之前又一直在美國做設計,實在是犯不著在這方面用心。”
“是啊,雖然小林同學說的也有道理,但是瓦片在建筑界的地位大幅度下跌也是不爭的事實,我們學校現在開課,除了中國建筑史之外,已經很少講瓦片的了。”眾人哈哈一笑,剛才的那點小波折就此化解。
但是許多人難免回想,如果是我送上一堆以瓦片為材料的設計圖,能得到貝聿銘同樣的夸獎么?他們可沒多少信心。
他們或許對瓦片性能更加了解,對瓦片的歷史研究更加深入,但絕對沒辦法做出林樓這般具有現代感、時尚感的設計來。
這也不怪他們,畢竟林樓可是從0202年穿越過來的,四十年的眼界差距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彌補的,他們看過的建筑形式林樓大多都看過,而八十年代之后的建筑,現場可就林樓一個人知道是什么樣的。
“還請諸位嘴下留情,剛才只是聿銘兄的一番戲言,各位萬萬不要當真啊,孩子還小,傳出去對他也不是什么好事。”吳委員笑呵呵地同現場諸位打了個招呼,請求他們不要把這話外傳,以免影響林樓成長。
眾人也都理解吳委員的想法,都笑著應下了,至于回去到底會不會和別人說,那還真不好講,不過有了吳委員的話,他們肯定不會公開宣講,頂多私下里和親近的人聊一聊,這樣對林樓的影響就要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