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資料先看目錄,顧為民和劉桐送過來的都是一些規模比較小的項目,比如動物園的某處展館、后庫中學需要新建一棟教學樓、市交通局的新辦公樓等等,總建筑面積不超過三千平,總高度不超過五層。
想想倒也正常,一來要抓緊時間爭取世界上第一棟完全用計算機設計完成的項目,如果建筑規模太大,修建時間太長被其它人搶先了怎么辦?
二來雖然林樓已經展現出一定的能力,并且也有了已建成的項目,但他畢竟還是太年輕了,把太大的項目交給林樓,顧為民和劉桐都不放心,小規模的建筑則要好的多,建設起來簡單,有什么問題也容易修改。
所以就給個小點的吧,先把世界第一的名頭占住了,林樓倒是沒覺得什么,反正對他來說,小建筑也有出彩的機會,就看能不能把握的住了。
那么,到底哪個要好一些呢?林樓拿出了排除法,對建筑師來說,實用性越強的建筑項目,發揮的空間就越少,因此客戶的目標往往都是以實用性為主,藝術性方面就沒有太大的發揮空間了。
在流傳于世的經典建筑里面,往往以博物館、藝術館、別墅、展覽館、劇院等項目居多,因為這些項目要么本身就具有藝術需求,要么主人有太多的空間可以滿足實用需求,自然能給建筑師發揮的空間。
像那些純粹的商用住宅項目,出經典的幾率就要相對低一些,因為開發商所追求的核心是利益,才不愿意花費太多原本不必要的成本在建筑上。
這么說的話,那些單位宿舍類的項目率先排除,辦公樓也暫時放棄,雖然后世有許多單位修建了很厲害的辦公樓,但那都是在經濟寬裕之后,現如今的單位辦公樓預算相對較少。
剩下的項目里面,動物園的展館可以考慮考慮,近幾年在這一領域倒是涌現出了不少佳作,比如BJ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建筑師張郁華設計的北京動物園爬蟲館,他結合各種爬行動物的生活習性以及生長環境,利用各種手法為動物創造了適宜的生活環境,外觀線條簡潔,內部構造合理,是當時不可多得的佳作。
另外,天津大學建筑師、日后的中科院院士彭一剛設計的天津水上公園動物園熊貓館,采用了橢圓、圓形和大量的曲線,既可以的得到流暢簡潔的參觀流線,又賦予形體以象征意義,讓人聯想到圓滾滾的熊貓,同時主立面上的窗戶,既可以保證室內能夠得到適宜的陽光,又可以在陽光的照射下展示出漂亮的肌理,同樣是值得稱道的作品。
還有學校的教學樓,雖然說教學樓也是實用性非常強的建筑,但是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不同的歷史時期,也可以通過建筑來展示教育理念的變化。
比如說格羅皮烏斯1926年在德國修建的公立包豪斯校舍,這一時期歐洲還被古典建筑主宰,都是什么圓頂、拱廊,而他所設計的包豪斯校舍完全打破了這一傳統,墻面是玻璃的,拐角都是直角,樓頂又是平的,看起來異常簡潔。
同時靈活多變、縱橫錯落,而在功能處理上是有分有合、關系明確、方便而實用,完全打破了古典主義的設計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