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林樓這樣的金領,當年也不敢奢望能把自家孩子送到這里來讀書,但是現在,他卻有機會為這所學校設計教學樓了,有了這層關系在,以后孩子上學絕對不成問題。
進來之前,林樓還以為后庫中學的校長應該是面容嚴肅的老阿姨或者不怒自威的老大爺,誰知道見面一看,卻是一位戴著眼鏡、文質彬彬、三十多歲的年輕人。
“林工很年輕么!”高校長同樣驚訝于林樓的年輕,“不過也好,年輕人總會有一些不落俗套的新想法,這正是我們學校所需要的。”
然后親自陪著林樓參觀學校、去現場看,并闡明了自己的想法,“我們學校已經開始了現代化教育的嘗試,為此引進了不少先進的教學設備,所以也希望能看到一棟有意思的建筑,而不是那種已經用膩了,看煩了的老式教學樓。”
林樓也看到,后庫中學的設備的確先進,清華還在用老式黑板呢,人家都已經用上毛玻璃黑板了,教室里照明的也不是燈泡,而是長條燈管。
“有新意的建筑,往往意味著預算要比普通建筑高!”林樓提醒道。
“我們購買這些設備已經花了不少錢了,只要能修建起質量過硬、功能完善的新式教學樓,多花一點兒錢也是應該的。”盡管高校長的語氣很矜持,但那種滿滿的自信卻溢于言表。
我就喜歡你們這種不差錢的甲方,后庫中學可是區里和市里的寶貝疙瘩,每年的預算絕對少不了,起碼比動物園闊氣多了。
林樓也闡述了自己的要求,技術方面的東西存在問題肯定改,但藝術審美方面決不妥協,高校長也表示了理解。
離開的時候林樓雖然沒給高校長保證什么,不過已經想好了,要是最后一個選擇不是特別優秀的話,那這個項目就敲定后庫中學的教學樓了。
預算相對充足,甲方領導能夠尊重自己的專業水平,這還有什么好猶豫的呢?那個設計師不喜歡這樣的項目?
果然,最后一個賓館項目并沒有特別優秀的配套資源,經費也有些緊緊巴巴,負責人也只想蓋一棟中規中矩的大樓,這就沒什么可說的了。
回到賓館之后,林樓給顧為民和劉桐打過去電話,告訴了他們自己的選擇——為后庫中學蓋一棟新穎的教學樓,然后約好明天一起過去,四個人再碰一碰。
掛了電話,在友誼賓館解決完晚餐,林樓點了杯茶等著林橋的電話,約莫八點的時候,電話打過來了,“他們答應來國內談,預計有三個人,除了我說的這兩個之外,還有一個技術員,不過來中國的簽證不太好辦,估計要一個星期到十天左右。”
“正好我放寒假,到時候咱們一起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