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真了不得啊,這才多大,就能站在那么大的領導跟前了?咱們的指揮長似乎還得聽人家的!”看著臺上的林樓,六建的工人們小聲嘀咕著,他一個年輕人站在一群中老年人中間,實在是太惹眼了。
“所以還是讀書好啊!讀了大學就能當干部,可比咱們靠力氣吃飯強多了。”不少人都流露出羨慕的眼神。
“對了,老趙你家孩子學習成績挺好,明年肯定能考上大學吧?等畢業之后要是回到咱們六建,那就是干部了!”有人看見林樓,就想到了別人家的孩子。
“說不準說不準,大學多難考啊,到時候還是得看運氣。”趙樹元雖然嘴上這么說,可眼睛已經樂得瞇起來了,這個孩子一向是他的驕傲。
“哼,當干部有啥好的,拿得沒我多,退休比我晚,你就算讓我當干部我也不干!”施工隊里,一向和趙樹元不對付的周海原忍不住刺了一句。
沒經歷過這一年代的人聽到這話肯定會覺得詫異,啥,還有寧愿當工人都不愿意當干部?但是在眼下,卻是真事兒。
同一級別的工人比管理干部工資高,而且還有高溫補貼、施工補貼等額外收入,獎金也優先發放,明面上的收入比同級干部高不少;而且一線工人干到五十五歲就可以退休享福了,干部還得多干幾年。
這就導致了一種很奇葩的現象,不少優秀工人在接到轉為干部的任命后,往往都不愿意接受,非得找領導改回來,甚至有人走后門送禮把自己的干部身份改成工人,當然,等再過些年,他們都后悔了,又要想辦法改回來。
“小趙要是考了工科類大學,回來就算技術干部了吧?技術干部可比工人拿得還多,到那時候,工會那些老娘們肯定搶著給小趙介紹媳婦兒。”有人反駁道,如今技術干部確實比管理干部和工人收入都高,社會地位也高,高工相當于處級干部。
這是為了體現對一線工人和技術的尊敬,而到了日后,就是管理干部的天下了,一線工人和技術人員的地位大幅度下降,還真不好說這種變化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再高又能高多少,上大學純屬浪費時間,有這功夫多攢幾年工齡不好?到時候分啥都能拍在前面!”周海原為啥和趙樹元關系不好?就是因為兩家孩子一年出生,老被拿來做比較,偏偏他家孩子啥都比不過趙樹元的兒子。
現在周海原家孩子要考大學了,他家孩子只能走后門來工地上賣苦力,天天風吹日曬、吃苦受累的,周海原能不郁悶嗎?
他心里當然清楚當干部的好處,天天坐在辦公室里,風吹不著雨淋不到,夏天吹著電風扇,冬天有暖氣,穿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就連相親找對象都比別人吃香,但是兒子沒這個命啊,他就只能通過貶低干部來找一點安慰了。
幸好現如今工人的地位高、收入也高,他還能找到一些安慰,要是等到日后,他估計就更郁悶了。
趙樹元露出憨厚的笑容,他也不和周海原爭辯,到底哪個更好,大家伙兒心里都明白著呢,就別再刺激周海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