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愣著了啊,趕緊翻看看看都寫了啥?”在眾人的催促下,錢英明趕緊翻到正文,幾個腦袋湊到一起認真瀏覽起來。
“什么?現代主義已經過時了?我們才剛開始學呢?”
“這個朗香教堂和柯布西耶以往的風格完全不同么?造型看著為什么這么怪異?不過從里面看的話,確實讓人感到震撼。”
“后現代主義?少既厭煩!哈哈,這位文丘里先生可是把密斯批得夠狠的!”
這些全新的知識讓幾位青年教師激動異常,尤其是那幾幅經典建筑的圖片,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哎,可惜這些圖片太小了,要是能有高清大圖就好了!現在只能看個模糊的大概,細節根本看不清楚啊!”
如今期刊雜志上的配圖,自然不可能全彩高清版的,這讓郭勇兵他們很是遺憾,“不知道這位林教授好說話不?你說咱們寫封信過去,附上復印費,他能不能給咱們郵寄幾張清楚點的圖片回來?”
“哈哈,你們可別在一口一個林教授的了,人家可不是什么教授!”魏振宇終于忍不住了,盡管他在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也是這么想的。
“不是教授?清華評職稱這么苛刻?單憑這篇文章,在咱們學校絕對夠升教授了吧?別的不說,在當地建筑理論研究方面,我還沒看過這么全面、及時的文章呢!”劉早陽不解地問道。
“你們繼續往后看,文章末尾附有作者簡介!”魏振宇忍著笑提醒。
錢英明等人暫時按捺下好奇心,繼續一字一句地認真閱讀著,幾乎每一行字、每一張圖都給他們帶來了豐厚的收獲。
一直到看完最后一行,眾人還有些意猶未盡,“哎,文章確實是好文章,就是太簡略了一些,要是能把這篇文章擴充成一本專著就好了。”
“這個文章后面也說了,林……林樓正在組織人手抓緊時間翻譯相關著作,快點的話今年年底就能出書了,而且今后《建筑師》雜志還會不斷刊登相關文章,下一期好像是路易斯-康的建筑理念分析和經典作品解讀。”魏振宇對這些文章充滿期待。
“那就好,那就好啊!哦,翻到了林教授的簡介了!”錢英明還是下意識稱呼林樓為教授,不過他很快就呆住了,“清華大學建筑系大一的學生?怎么可能!”
“會不會寫錯了?會不會是博士一年級?”劉早陽伸長脖子看過去,只見上面清楚地寫著本科大一的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