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信里都寫了點什么吧!”林樓拆開信封認真閱讀起來,這封信倒是和其它來信沒有太大區別,所問的問題依舊是最新建筑理論方面的內容,另外就是索要建筑圖紙了,另外人家還體貼地附上了回信的郵費以及圖紙錢。
這也算是一種小手段吧!收到信的就算原本沒有回信的想法,收到這些錢也會不好意思,你總不能把錢直接收下吧?起碼也得把錢給人家寄回去,可既然必須要回信,那為什么不在信里稍微寫點東西呢?如此以來,他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問的問題我給的統一答案里面都有,麻煩你們照抄一份吧!還有他要的幾張圖紙,也一起復印好了給他們寄回去!”林樓把信交給馬勇,沒辦法,最近收到的來信實在是太多了,如果每一封都親筆寫回信的話,他基本上就不用干其他事兒了。
好在還有這么多舍友幫忙,替自己節省了大量時間,馬勇接過信看過之后說道,“這么多圖紙都給的話,他們出的這點郵費不夠啊。”
魏振宇他們原本想著林樓頂多會給幾張縮印的圖紙,不過林樓想著縮印的圖紙清晰度不高,索性給幾張大圖算了,這樣的話他們隨信寄來的那點錢就不夠了。
“沒關系,反正我自己有復印機,大家難得有這種學習熱情,就當是幫大家一把好了。”林樓不在意的說道,五千美元的月薪可以讓他盡情地去做這些事情,你要是換成其他人,估計就算相幫也力有未逮啊。
一個國家的建筑設計水平可不是由最頂尖的那名大師決定的,葡萄牙建筑師阿爾瓦羅-西扎是當代最重要的建筑師之一,但葡萄牙的整體建筑設計水平卻稱不上頂尖。
日本建筑設計能夠崛起可不僅僅依靠丹下健三一個人,也不僅僅只有安藤忠雄、磯崎新、黑川紀章這三大師,同時還有楨文彥、伊東豐雄、高松伸、妹島和世、西澤立衛、原廣司、長谷川逸子、圑紀彥、青木淳、山本理顯、栗生明、竹山圣、阪茂等一大批卓越的建筑師,從而在國際上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
后世的中國雖然有王澍這樣獲得了普利茲克獎的大建筑師,但整體水平依舊比不上日本,而且王澍雖然獲獎,似乎依舊不受商業建筑領域的青睞。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王澍或許像是電影界的賈樟柯,雖然在國外獲獎無數,但是他對中國的電影工業化進程卻沒有多大的幫助,中國電影想要崛起,還需要更多的吳京、郭帆。
建筑界也是如此,林樓有信心成為世界上頂尖的建筑師,可只有他一個還是不夠的,他希望有更多地青年建筑師涌現出來,推動中國整體建筑設計水平邁上一個新臺階,所以遇到這么多渴望學習的青年建筑從業者,他絕不吝惜這點付出。
要是因為自己的幫助,中國能多涌現出來一批馬巖松這樣的青年建筑師,那就再好也不過,這樣自己就不用孤軍奮戰了。
馬勇他們也很樂意接受這份工作,一方面因為能幫到林樓,可以償還人情,而另一方面在幫他回信的時候,自己也能加深對這些知識的理解,提升自己的專業水準。
不久之后,魏振宇他們收到了回信,大大的、厚厚的信封讓他們在驚喜之余,又有些愧疚,“這么多圖紙,這么重的信,林工肯定還額外貼錢了吧?這怎么好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