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四大園林中,滄浪亭最早,修建于宋代;獅子林次之,主要興建于元代;拙政園修建于明朝,是四大園林之首;留園最晚,修建于清代;分別代表了不同時期的園林風格。”
“好像有點意思啊,我還以為這地方跟望江公園沒啥區別來著,沒想到還有這么多門道?”蔣大強來了興趣,跟在了林樓后面。
“元朝時候,臨濟宗僧人天如禪師來蘇州修行,天如禪師的弟子在婁門邊的某處地方,見鬧市中古木參天,覺得這里很適合修禪講道,于是便在此置屋,建起了一處禪林給天如禪師布道之用。”
“來到蘇州之前,天如禪師曾在浙江天目山獅子崖修行二十余載;而天如禪師的老師中峰明本,以及中峰明本的老師高峰原妙都是在獅子巖得道。”
“天如禪師將住所命名為‘獅子林’,獅子林,以獅同老師的師,表明了不忘師祖之意;同時,獅子又是佛國之獸,你看《西游記》里,文殊菩薩騎得就是獅子。”
《西游記》我看過啊!終于聽到自己能懂的地方了,蔣大強滿意地點點頭。
“天如禪師是禪宗南派的傳人,而禪宗又分為山林禪和功利禪兩種,而天如禪師修的則是山林禪,山林禪一般隱于山林草莽之中,來借以領會佛法;在獅子林造林之初,很多能工巧匠的草圖并不得天如禪師的心意。”
“直到元代四大畫家倪云林的出現,倪云林是無錫人,距離蘇州很近,尤其擅長畫山水,倪云林來到獅子林后,對周圍的景色贊不絕口,隨手指點,園林假山勾勒于心中,于是便有了獅子林的山林模樣;天如禪師對此很是滿意,曾云‘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生在萬山中’。”
聽到這兒,參觀隊伍里稍微有文化點的也跟過來了,還拿出筆記本,飛快地將這兩句詩記下,一邊慢慢品味,一邊聽著林樓的解說。
“后經朝代更替,這座禪林慢慢地也就變成了達官貴人的私家園林;乾隆年間,獅子林歸衡州知府黃興祖所有,此后黃氏家族擁有的時間長達170余年,一直到民國時期,貝聿銘先生的長輩貝潤生將其買下,又增添了貝家祠堂、燕譽堂、九獅峰等建筑。”
說話間他們已經到了里面,林樓指著面前的假山說道,“說起獅子林的假山,也是大有來歷的,這些石頭中國人應該都知道。”
嗯?我就不知道,這石頭能有什么來歷?蔣大強和蘇城同時心里嘀咕著。
“《水滸傳》里,楊志先是失落花石綱,后來又丟了生辰綱,這才不得不落草為寇,這些石頭就是花石綱,當年宋徽宗命人在江南搜羅奇花異石送往京城,稱之為花石綱,其中有很多石頭遺留在了蘇州,這里面說不定就有楊志當年弄丟的!”林樓開玩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