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都是些沒讀過書的人啊,腦子抽了才想回民國,你以為你回了美國就能當軍閥家姨太太享受奢華生活?說不定那天就餓死了。
泡了一會兒,林樓有些困了,起來擦干凈鉆進被窩休息,一覺睡到第二天早上醒來,到樓下和司機一起用過早餐,然后上車先去買了點膠卷,然后到達地塊現場。
從車里下來,對照安德魯提供的資料,沿著地塊走一圈,林樓算是明白為啥之前的方案都沒通過了,因為這個地塊實在是有點不好處理。
該地塊位于道路西北的拐角地帶,整體呈L型,長約一百八十多米,西側和北側各有九十米左右,寬度就只有三十多米,再加上退紅線的部分,那就更狹長了;要是按照常規套路在拐角豎起兩排直角布局的辦公樓,采光和通風都是問題。
地塊兩邊都有建筑,就算新建的辦公樓和兩邊的建筑不挨著,也沒辦法通過兩側采光,只有前后兩面采光,同時兩排辦公樓之間也會相互遮蔽陽光,而且還有陽光斜射的問題。
至于通風方面,如此狹長的建筑,室內肯定會出現空氣流通不暢的問題,而且直角布局也會影響空氣流通,在里面辦公的舒適度必然不高。
怪不得于兵兵的伯父連續拒絕了好幾個方案呢,原來那些方案基本都是沿著街道排成直角的建筑布局,只是在建筑形態上略微有些差距,這樣的方案怎么能讓人滿意呢。
可要是根據陽光照射的角度進行排列,呈直角布局的狹窄地塊,樓怎么豎都會相互影響,而且和周圍的環境也有些格格不入,畢竟道路兩邊全都是朝向大街排列的建筑,突然冒出了幾棟側向的,誰都會覺得別扭吧?
不規則地塊的建筑設計,向來是讓建筑師感到頭疼的一件事,因為這種地塊條件復雜,日照、通風、布局都不如正南正北的規整地塊那么舒暢,如何規避地塊本身的缺點,設計出舒適、優秀的項目來,就很考驗設計師的功底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建筑師不比廚師,廚師可以選取最好的食材進行烹飪,建筑師只能根據已有土地的情況來進行設計,只要在這一行做下去,遲早會遇到不規整的丟愛。
既然不規則地塊考驗設計師的水平,那么如果把項目做好,自然會贏得同行的敬仰,這么難處理的地塊,你都能做得這么好,說明你的水平就是比其他人高!
住吉的長屋就是在這種狹長地塊上創造的經典,而且那個地塊還是南北向的狹長地塊,林樓現在面前這塊地,好歹還是拐角向的,采光問題比住吉的長屋輕微多了。
另外,西班牙四友公寓、印尼大高差花園住宅、越南流水住宅也都是和住吉的長屋一樣,在南北向的狹長地塊造就的經典。
既然這么難受的地塊都能做出好建筑,更何況眼前這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