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該項目的主要難點有兩個,一個是不規則的地塊,另一個則是甲方的要求,能夠凸顯朝氣的建筑!”和于濟川聊完,林樓當天就趕回北京,馬上召集胡忠平、李慶熙、金秋香等團隊成員開會討論。
“這個地塊確實不好處理,西邊太曬,另外一邊又太暗,而且兩邊的建筑互相影響,光是日照就夠頭疼的了!”資料他們已經看過了,現在拿到林樓拍攝的照片還有手繪的圖紙,又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
“這些技術上的問題怎么都能找到辦法,唯獨這個朝氣,就讓人有點不好把握了!”李慶熙搖頭道,對建筑設計師來說,不怕客戶提要求,就怕這種沒有統一標準的純感性要求。
你給我做個大氣一點兒的建筑,這個怎么該怎么做?我想要一種既傳統又富有現代感的效果,這又該怎么做?在色彩方面,五彩斑斕的黑可是所有設計師共同的痛,任何一個建筑設計師聽到這樣的要求都想打人。
其實不管是大氣也好,還是高端也罷,這些都是有辦法的,但你拿出來的方案和甲方對高端大氣的理解一樣么?這個誰都不敢保證。
所以和甲方的溝通就顯得很重要了,只有先摸清楚了他的審美喜好,你才能對癥下藥,拿出能夠讓他一看就覺得驚艷的方案來。
當然,你要是到了貝聿銘那個地步,那就是你說啥就是啥了,就算拿出來的東西和甲方想的不太一樣,甲方也會嘀咕,這可是大師的作品啊?我覺得別扭肯定是我檔次不夠,沒能領會大師的用意,肯定不是大師做得不對。
先前那么多人看到香山飯店的設計,發現了問題卻不敢吱聲不就是因為這個么!不過現在林樓還遠沒有達到貝聿銘的聲望,所以只能先從迎合甲方的喜好開始。
但是,這種迎合也不是毫無底線了,如何在讓甲方能夠接受的同時,還展示出自己的東西來,這就很考驗設計師的功底了,建筑設計師終究是帶著鐐銬跳舞的藝術家,就算有各式各樣的限制,也無法阻止他們展示才華。
“仔細想想也是好事兒,如果這個項目不是這么難做,也輪不到咱們啊!有難度的項目才有挑戰性么!”胡忠平拿起紙筆,開始勾勒草圖了,“我先拋磚引玉,說說自己的想法,大家伙兒多給點意見啊!”
眾人圍了過去,胡忠平則開始在紙上勾勒,“我的手繪功底不如小林,大家別見笑啊,反正只是草圖,把意思表達清楚就行了!”
“我是這么考慮的,既然行列式的布局無法滿足日照和通風的需求,那么我們可以改成分散式布局,同時在單體建筑的設計上,盡可能增加建筑同自然的接觸面,使其形成一組層次分明、錯落有致的建筑群…….”
胡忠平一邊解說,一邊在紙上飛快地涂抹著線條,自從拿到資料之后,他就一直在琢磨方案的問題,現在已經有了一些模糊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