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林州大學要求的時間還有一個多星期,我們抓奸時間把展示工作做好吧!我來畫效果圖,幾位老師幫忙做下模型!材料我都準備好了!這回和上次不一樣,上次只做了一個整體模型,這次估計還得加上個別區域的細部模型。”
地下建筑從第一感覺來講,的確不如顧杰的空中懸浮大樓來得震撼,所以就要在展示方面下更多地功夫,如此才能打動審核方。
“最好是將一些地方做成可拆卸的,比如閱覽室、采光井之類,這樣到時候講解時候拿出來,就能有更直觀的感覺。”胡忠平出著主意。
“另外,考慮到夜晚時候,圖書館內的燈光也會順著采光井到達地面,起到美化夜景、照明道路的效果,所以在內部還應該安裝上小燈泡…….”李慶熙也有自己的想法。
在林樓這里不用想在院里一樣,發言之前還得考慮其他因素,大家彼此之間溝通都是對事不對人,想到什么就說什么,所以時常會有好點子冒出來。
如今在這里待久了,難免養成了習慣,再回到院里的時候,時不時也會按照這里的習慣有什么說什么,遇到資歷深一點兒的建筑師做了不合適的設計,馮少平等人也會下意識直接點出來,這讓他們在院里越來越不受人待見了。
雖然那些老資格的同事不會直接說什么,但偶爾給他們點小鞋穿穿、或是陰陽怪氣嘀咕幾句總是免不了的,這就讓他們越發地喜歡林樓這兒了。
甚至有人私下里嘀咕著,如今來京城找業務的境外建筑事務所是越來越多了,要是真有那么一天,林樓疏通了貝聿銘那邊的關系,開始掛靠在他的事務所下面接活兒,咱干脆從院里出來跟著小樓干算了!
都是剛剛進入單位不久的年輕人,身上的棱角還沒有被磨平,他們渴望更純粹的工作,對那些勾心斗角的事情極其厭煩。
本書由公眾號整理制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林樓偶爾也能感覺到他們的想法,同時也開始認真地琢磨這件事,掛靠在貝聿銘的事務所名下極不太好辦,也會影響事務所日后的發展,不過讓安德魯幫忙收購一家香江的建筑事務所還是可以考慮的。
但眼下暫時還顧不上這件事兒,起碼在林州大學這個項目上,肯定得用清華的名義去接活兒,等這個項目敲定,再考慮這方面的事情吧!
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忙活,效果圖和模型都做好了,林樓還抓著大伙兒進行了幾次模擬匯報,終于在時間截止之前做好了準備,再次奔赴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