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顧為民和劉桐就去進行了匯報,然后又換了一撥人繼續和貝聿銘溝通,花了三天時間才把大方向定下,并且做好了老樹叢來和不來兩種情況的預案。
“在沒有確定回來之前,這個消息就暫時不要公布了,我們和貝先生先分別發出邀請,同時邀請其它賓客。”顧為民最后做了總結。
然后林樓就開始忙活了,他先陪同貝聿銘一起去美國駐華大使館,向剛剛到任不久的第二任駐華大使恒安石發出邀請。
這位大使和中國頗有淵源,他的父親恒慕義是位傳教士,在中國傳教多年,恒安石出生于呂梁山下的汾陽,從小就學會了漢語;八歲時,恒慕義回到美國擔任美國國會圖書館東方部主任,恒安石也隨之返回美國。
四十年代,他重新返回中國,在北京輔仁大學男子附中教授英文,珍珠港事件后,被當時占領北京的日本軍隊關押起來,并送到山東濰坊的集中營;三年后,在游擊隊的幫助下,恒安石成功越獄返回美國。
二戰結束后,他再次回到北京,參加聯合國善后救濟總署的工作,直至1949年回到美國。
其后進入外交界,先后擔任駐緬甸、埃塞俄比亞、巴基斯坦大使,負責中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等職務,還作為基辛格的助手,并參加了和伍豪同志的直接會晤。
因為有這樣的背景,所以對貝聿銘的邀請,他欣然接受,甚至還回憶起了自己當初去香山欣賞紅葉時候的場景。
貝聿銘走后,就輪到林樓自己到處送請柬了,從各國駐華大使館,到北京的各所院校,再去一些外國駐華機構的辦公室,等請柬送完的時候,林樓也收獲了不少名片。
然后他一邊配合典禮的準備工作,一邊完成林州大學圖書館改建項目和上海團委辦公樓項目的后續工作。
不久之后,一個略有遺憾的消息傳來,老樹叢日程太忙,沒時間過來,所以就只能按照第二套方案進行準備了。
林樓倒是不怎么在意,因為老樹叢一來難免有些喧賓奪主,讓人們把注意力從香山飯店轉移到他身上,如今既然不來,那香山飯店依舊是主角。
林州大學圖書館改建項目的初步方案很快通過,隨即開始了施工圖的繪制,而上海那邊的施工圖審核也通過了,施工隊完成了土地平整,開始挖地基了。
林米塔準時給林樓做著匯報工作,從匯報上可以看出,項目的進展還是比較順利的,很快,就到了他向林樓匯報工作的時間。
拿到機票之后,林米塔就飛向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