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比咱們發達,美國的老百姓已經基本上解決了有沒有地方住的問題,轉而尋求住的更好,這樣的建筑肯定是不滿足需求的!”
看他似乎慢慢聽進去了,林樓又換了一種他更容易理解的方式,“這就好比當年我們解放全中國,也沒有完全照搬蘇聯的路子,而是把普遍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筑界也是一樣,中國的現代化建筑,肯定和美國的不一樣!”
這下領導馬上不說話了,他聽懂了林樓的意思,而且也不好反駁,他總不能說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也要和美國一樣吧?這可不合適。
“小林,你這個說法很有意思啊!有沒有寫成文章的打算?”周圍的官員聽得有點稀里糊涂,不過那些建筑界代表倒是聽懂了。
“正在寫,已經差不多了,打算等典禮結束之后請貝先生指點指點,再拿回去修改。”林樓點頭應道,反正遲早都是要發出去的,先提前吹吹風吧!
“那到時候我可要好好拜讀拜讀!”他們都看過林樓那本教材,對他在建筑理論方面的積累很是佩服,也期待著能看到新的文章。
他們還想聊一會兒,然而典禮已經正式開始了,貝聿銘和幾位領導以及其他嘉賓依次登場發言,甚至還有幾位外國嘉賓上臺,很是夸獎了香山飯店一番。
聽了這些外國嘉賓的肯定,林樓旁邊那位官員就更迷茫了,為啥這些老外和建筑界的人都覺得這棟建筑好,我卻沒看出來呢?
典禮結束之后的第二天,林樓帶著文章找到了貝聿銘,請他指正一番,貝聿銘對他的探索表示了肯定,同時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林樓按照這些意見進行了修改和調整,讓這篇文章更符合如今中國的實際情況,又去請吳委員過目,這才投遞給《建筑師》雜志。
而就在這個時候,香山飯店落成的消息也慢慢傳開,并引發了巨大的爭論,建筑界大多數人都很贊賞這個項目,但其它人則和林樓身邊那位官員一樣,覺得這棟建筑有些太中國了,和他們預想的現代化建筑大不一樣!
媒體也漸漸變得迷茫起來,所以這到底是好事兒還是壞事兒,我們該咱們宣傳?
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