磯崎新是著名的日本建筑設計師,畢業于東京大學工學部建筑系,師從丹下健三,畢業后繼續跟隨丹下健三工作和學習,在與丹下健三的合作中,磯崎新積極參與了高松的香川縣廳舍的設計工作、在今冶的議會樓的設計,南斯拉夫斯科普里的重建規劃,日本1970年大阪世界博覽會中心廣場的會演建筑等設計工程,甚至還參與了東京的城市規劃。
并獨立完成了日本九州島大分國家圖書館、九州島大分醫藥聯合大廳、九州島北岸北九州美術館等經典項目的設計,如今他正在負責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的設計工作。
日后磯崎新還在中國留下了多件作品,上海喜馬拉雅中心,深圳文化中心,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等等,最為普通人所熟知的應該是上海的九間堂了,這是一座中式風格的別墅小區,最便宜的戶型也得五六千萬一套。
磯崎新是一位享譽世界的建筑師,雖然和貝聿銘還有一些差距,但是也屬于世界頂級建筑師的一員,如果作品能得到他的承認,林樓在建筑界的聲望就能更上一層樓。
“要說磯崎新的建筑理念和你的本土設計理念還有些相似,就沖這個,咱們獲勝的希望也很大啊!”李慶熙說道。
“還是不太一樣的,磯崎新是從丹下健三,但是并沒有一直跟隨丹下健三的設計理念;他的建筑作品里,有很多同時具備西方風格和日本風格的佳作,可他本人卻是既反對西方圖式,又反對日本圖式,力圖創造一種表現日本和西方建筑傳統之間的應力關系的建筑辯證法。”
“而我所持的態度則是融合!既不反對西方,也不反對本土風格,這兩者還是有區別的。”林樓解釋道。
“不管怎么說,磯崎新都很注重現代建筑和本土文化的關系,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一點,將現代建筑和香江本土建筑精髓結合起來,獲勝的希望應該很大吧?而且磯崎新是亞洲人,對亞洲文化肯定非常了解,日本的古典建筑都是跟咱們學的,這比來個歐洲或者美國的大建筑師當評委好多了!”李慶熙依舊覺得磯崎新當評委對自己有利。
“或許吧!不過既然是在亞洲舉辦的比賽,參加競賽的亞洲選手肯定很多,他們肯定也能想到這一點,這么說來我們也沒多大優勢。”然而事實上,這次競賽的最終獲獎者拿出來的作品,恰好和香江本土文化沒多大關系。
林樓為什么能記得這個小小的比賽呢?不是因為評委是磯崎新,而是因為最終的獲獎者是扎哈-哈迪德,女魔頭扎哈也正是因為這次比賽,才正式在國際建筑界打響了名聲。
原本扎哈拿出來的設計圖沒有被其它評委所接受,初審階段就被淘汰了,但是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磯崎新看到了她的圖紙,并為扎哈的奇思妙想而傾倒,最終力排眾議將扎哈的作品評為第一,這次比賽也因為這個傳奇故事而在建筑界流傳甚廣。
“不管怎么說,你的實力擺在這兒呢,我相信你能獲勝!”李慶熙拍著林樓的肩膀說道。
其它人倒還好說,但是這次參加比賽的可是有扎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