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棟房子的建筑師究竟是誰已經不可考,只知道清同治三年(1864年)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筑徐家匯路(后改名海格路,即今華山路)后、逐年山東往西推進、由房產商及一些富賈建起廠許多高級花園住宅、丁香別墅即是其中一例。
從建筑風格來看,可能是某位法國建筑師的作品,別墅系主體三層、法國式磚木結構建筑,局部二層、水泥拉毛墻面刷奶黃色、陡坡機制紅平瓦屋面、鋼門鋼窗、主人口在建筑東山墻處、外有門廊、小轎車進華山路922號大門、經柏油馬路可直達主樓人口。
東山墻成多級踏步形狀、山墻磚砌煙囪穿川屋脊與門廊組合打破了一般山墻的呆板、南面花園右近萬平方米、中間為寬闊的大草坪、四周種有各種名貴樹木、如玉蘭、香樟、雪松、丁香等,或許丁香花園就是因為花園里那些丁香而得名。
抗日戰爭勝利后,杜月笙等人于1948年10月15日以上海保通營造廠的名義將其拿下,購價為金圓券八十四萬一千二百五十元。
那時候金圓券還挺值錢的,四金圓券就能換一美元,所以杜月笙買這套房子差不多花了二十多萬美元,但僅僅一個多月后,金圓券兌換美元的匯率就跌到了二十比一,房主拿到錢估計還沒花出去就只剩下四分之一。
等到第二年的時候,金圓券就直接成了廢紙,一石大米的價格要4億多金圓券,拿著一百萬一張的金圓券就只能買幾個饅頭了。
解放后,丁香別墅收歸國有,1956年上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將丁香別墅作為內部招待所使用,三年前編為興國賓館9號樓,屬東湖集團。
如今東湖集團想要修建新的高檔酒店,但是經費不寬裕,安德魯聞訊后就立刻過去接洽,提出愿意提供資金,但是要拿下丁香別墅。
有馬勒別墅的案例在先,這件事就好辦多了,對方甚至沒要求他重蓋一棟酒店交換,只需要支付不多的外匯就可以拿到,不管是美元還是英鎊都可以。
林樓剛剛拿到分紅,自然不缺這點錢,在丁香別墅里仔仔細細看過之后,就爽快地答應了,和安德魯簽訂了合同。
“我下午就去找他們簽約,簽約后他們就開始搬遷,我會安排熟悉古建筑的專家過來監督他們,然后就開始修復工作!或許等您寒假快結束的時候,您就可以在這里休息了!”安德魯收好合同說道。
和鄔達克故居一樣,林樓也不打算讓這套房子空著,這么大的上海,完全可以容得下兩家風格不同的高端餐飲場所。
大家好,我們公眾.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眾號[書友大本營]
“對面那套房子也不錯!你可以找人問問!”出來后,林樓指著華山路849號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