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匯豐銀行大廈之外,還有香江新機場一號客運大樓、首都國際機場新航站樓、世界上首個達到零碳零廢物標準的城市,被稱為“沙漠中的綠色烏托邦“的阿聯酋馬斯達爾城,以及蘋果公司新總部等諸多經典項目。
想要在資金情況遠遠不及的情況下,戰勝這樣一名對手,就算是對貝聿銘來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過現在貝聿銘已經有了草案,他翻出來自己的草圖展示給林樓,“就地理位置來說,中銀所買下的地皮位于商業區的邊緣,土地狹窄,而且三面都環繞著高架橋,海景受到阻礙,還位處斜坡之上,位置不便,所以常規的建筑形式恐怕有些不合適。”
“所以我提議,先跟政府換地,以原定地皮的一角換另一角,令場地變成更易處理的平行四邊形;而針對資金有限問題,我打算從結構入手,盡量有效節約。”
“前兩天和禮中商量大樓結構時,聊著聊著突然來了靈感,隨手畫了一個正方形,并畫上對角線分成4個三角形。”
“然后我讓禮中把4組三棱柱、頂部呈錐狀的實物做出來,隨意上下滑動三棱柱,令這幾個組件呈節節上升的形態,我將它比喻為竹,寓意生機茁壯、節節向上。”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眾【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位于四個不同象限內的立柱節節高升,在最高處只余一個三角柱,帶刻面的表面覆蓋著反射玻璃,映襯出周圍環境的風云變幻,建筑的四個立柱構成了現代感十足的復合結構系統,不僅可以抵擋高流速的風,也避免了在室內使用豎向支撐;因此,與同等尺度的典型建筑相比,中銀大廈的鋼材用量更少。”
林樓聽著不時點頭,這個設計的確是最符合實際情況的方案了,只是和他見到的中銀大廈實物相比,還略微有些區別。
不等他發問,貝聿銘便繼續說道,“但是呢,這個方案遇到了一些問題,倒不是技術層面的問題,而是因為風水。”
“這塊地皮在二戰時被日軍總部占領過,不少香港人始終相信,那些受盡折磨的囚犯依然陰魂不散,在那一帶作怪......中銀高層則認為,外墻鋁條呈「X」形狀,為死亡象征,不吉利……還有一些人說大樓的造型就像一把尖刀,會招來厄運……”
貝聿銘做過許多項目,卻很少遇到這樣的情況,這也得虧是他從小在香江待過一些時間,了解香江人的想法,不然的話肯定是滿頭霧水。
嗯?這倒是個需要重視的情況,貝聿銘的話也給林樓帶來了靈感,讓他找到了競賽方案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