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生,我之前可沒少聽說過你的名字,你的沙龍很有意思,可惜我一直沒機會參加,今天總算是可以滿足這個愿望了!”宋懷桂說話確實有一種讓人如沐春風的感覺,她能混得這么開,可不僅僅是因為出身的緣故。
“宋女士的大名我也是早有耳聞啊,今天您和皮爾-卡丹先生能蒞臨寒舍,這絕對是蓬蓽生輝啊!”聊了幾句,林樓請他們上了自己的車,往四合院駛去。
到了地方,皮爾-卡丹和宋懷桂看到四合院的模樣,都覺得非常驚艷,“這真是奇妙的設計,完美地將古老與現代融合在一起,呈現出一種與西方建筑完全不同的魅力,但是一點也不影響人們享受現代科技的成果。”
“院子里的裝修也很棒,擯棄了古典主義的繁復,呈現出一種現代主義的簡約,但是從構成的元素來看,卻又能看到古代中國建筑的魅力。”
“如果你還有類似的設計,我絕對會租下來,當成我在中國的居所!”皮爾-卡丹看著那些瓦片組合而成的裝飾,由衷地贊嘆道。
“怪不得那些畫家、雕塑家來參加完你的沙龍之后,到了我那兒都會贊不絕口,這地方真的不錯啊!小林,我下次要是打算辦個派對,能不能借用你的地方啊?老是在馬克西姆辦,時間久了難免會讓人厭煩。”宋懷桂也喜歡上了這里。
她畢竟是中央美院畢業的,又嫁給了一位藝術家老公,審美水平自然沒得說,有能力發覺林樓這套四合院的亮眼之處。
“我們正準備在老城區尋找一條胡同統一進行改造,改造的結果和這里應該差不多,如果到時候您還有興趣,租個院子給您完全沒問題啊!甚至我們在設計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探討,根據您的喜好來提供合適的方案。”這倒是巧了,菊兒胡同在改造完畢之后,同樣深受在京外國人的喜愛,大部分院子都租給了外國人。
“宋女士您要是想來,我自然是求之不得啊。”林樓也想多和其他領域的藝術家們多多交流,這對激發自己的靈感同樣有好處。
“那就這么說定了,下次的聚會就在你這里開得了,到時候我帶人過來;以后你要是想去馬克西姆吃飯,給我打個電話就成,我怎么也得給你騰出個地方來。”宋懷桂取出自己的名片遞給林樓。
十九世紀末葉,一名叫馬克西姆-加雅爾的人,選中了皇家大街這個地址,辦起一家餐館,并以自己的名字做店名。
于是一**三年五月二十一日,“馬克西姆餐廳”誕生了,最初,貴族子弟阿爾諾德-貢達德攜女友光臨餐廳;此后他又時常約請朋友來聚會,很快,馬克西姆餐廳便成了巴黎上流社會年輕人經常聚會的“俱樂部”。
一九零零年在巴黎舉辦世界博覽會時,馬克西姆餐廳一時成了時髦的社交場所,俄國的大公爵、南美的富翁、德國與荷蘭的男爵紛紛來此聚餐。
去年,皮爾-卡丹花費一百五十萬美元買下了馬克西姆餐廳,并打算在中國開設分店,讓宋懷桂負責日常管理,如今北京馬克西姆餐廳的建設已經提上日程,預計明年就能開業。
認識了這位時尚教母,就等于進入了北京的時尚界,說不定下去去她那兒吃飯的時候,還能看到崔健的演出呢?到時候拍幾張照片,若干年后再翻出來,那可是滿滿的回憶啊。
說起崔健,林樓想起了自己的學姐張克群,她是61年考入清華大學的,畢業后一直在做建筑設計師,然后生了個兒子叫高曉松,88年考進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無線電專業,然而這家伙毫無理工天賦,最后跑去做音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