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我剛才也說了,需要看到作品才會做出最終決定,如果他的作品不能讓我滿意,我自然不會讓它進入威尼斯的展館;不過看了他的那些作品,我總覺得他會給我們帶來驚喜。”皮爾-卡丹隱隱有些期待。
林樓原本打算第二天就回家的,結果遇到這檔子事只能在北京多待了兩天,等皮爾-卡丹把厚厚一摞資料送過來。
兩天后,皮爾-卡丹帶著厚厚一摞資料過來了,除了資料之外,還有送給林樓的禮物——一套皮爾-卡丹的高級西裝,林樓倒是沒好奇他是怎么知道自己的尺碼的,就像建筑師瞄一眼地塊就能知道大小一樣,皮爾-卡丹從事服裝行業幾十年,肯定也能看出他的尺碼。
林樓客氣幾句便收下了,然后帶著資料和從烏魯迪運回來的禮物,登上了返回南江市的航班,從機場出來,姜云英和林繩斌已經在外面等著了。
“你現在是越跑越遠了!”林繩斌看到他心情頗為復雜,別人家的孩子暑假最多也就待在學校不回來,他倒好,先去了美國,又去了非洲,接下來不知道還要去那兒呢?
“再遠那還不是得回來么!爸,我這次去非洲,還發現了一件對你的工作很有幫助的事情!”上車之后,林樓說起了自己在烏魯迪的見聞,尤其是那些在公路上瞪著自行車運送上百公斤香蕉的青年們。
“……我專門問過了,他們現在騎的自行車大多都是歐美國家生產的,價格比國內貴多了!然后我就開始琢磨了,咱們南江市不就有自行車廠么?雖然不如鳳凰、永久這么有名,不過質量還是有保障的!你說能不能把咱們市的自行車出口到非洲去啊?這也能換不少外匯吧?”要是能做成這筆生意,林繩斌也該升官了吧?
現如今自行車可是大物件,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絕對比日后的汽車還要高,誰買來都是打算用上好多年的,而且平時還承擔著運送重物的責任,所以質量很是過硬,完全不是后世那些共享單車能比的。
所以基本上不用怎么改造,就很適合烏魯迪的那些自行車運輸工使用,而且價格上也有優勢,只要運到非洲,經過熟悉之后,當地人肯定會搶著要。
“這國家的情況倒是很特別啊!”看著林樓在烏魯迪拍攝的照片,林繩斌感慨道,他在外貿部門工作,妻子又是教外語的,倒是了解一些外國的情況,可烏魯迪的現狀還是超乎了他的想象。
“不過這烏魯迪和中國隔得這么遠,我怎么找他們去啊?”要是談好了,運貨倒是不怎么難,不管是用中國遠洋公司的船,還是借用香江運輸公司的艙位都能抵達非洲。
“這個倒不怎么難,我和烏魯迪的總統關系不錯,回來之后烏魯迪駐華大使館也派人過來感謝了,等開學的時候你和我一起去北京,帶上幾輛樣車,我們去大使館和他們談就行了。”中國可以賺取外匯,烏魯迪能用更低廉的價格買到自行車,這是雙贏的好事兒,他們肯定會答應。
“那就試試吧,開學的時候,我跟你一起過去!”林繩斌爽快地答應下來,既然不用出國,那就方便多了。
等回到家里,左鄰右舍都聞訊趕來,喝著烏魯迪的香蕉啤酒,聽林樓說著自己在異國他鄉的經歷,時不時發出幾句感慨。
“小樓,你都是見過外國總統的人了啊!老林,你得把這張照片放大了掛在客廳啊!”雖然只是非洲的總統,那也是一國元首啊,能和一國元首合影,怎么也是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這咖啡味道倒是不錯,感覺比友誼賓館的正宗。”還有人裝模作樣地品嘗著咖啡。
“得了吧,友誼賓館的咖啡要五塊錢一杯呢,就你那小氣的樣子還舍得喝?你知道咖啡應該是什么味道么?”有人破壞了他的裝逼大業。
但不管聊什么,到最后都會變成對林樓兄弟倆的夸贊以及對林繩斌兩口子的羨慕,“哎,你們倆這輩子算是值了,兩個孩子都這么又出息,老大在美國掙美元,小的都能和外國總統合影了,我家那小子要是能有你家孩子一半兒……不,那怕是十分之一出息我就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