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飛機,辦好各種手續后從機場出來,薩賽格雷多酒店派來的車子已經在外面等著了,這是一家威尼斯的老牌五星級酒店,位于威尼斯主島上,去那里都非常方便。
去拜倫詩歌里描述過得嘆息橋步行只要十多分鐘,去大名鼎鼎的圣馬可大教堂和圣馬可廣場也是差不多的路程,去大運河看夕陽更是幾步路就到。
“德固賽公司已經按照要求開始加急制作配件了,這對他們來說同樣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所以這兩天你們先看看威尼斯的景色,等到了之后就馬上開始組建。”去酒店的路上,皮爾-卡丹介紹著情況。
然后自豪地給他們介紹起威尼斯的建筑來,“威尼斯建筑的方法,是先將木柱插入海島下的泥土之中,然后再鋪上一層又大又厚的伊斯特拉石;伊斯特拉石防水性能極好,是從亞德拉亞海的伊斯特拉運來的,然后在伊斯特拉石上砌上磚,建成一座座建筑,由于磚比伊斯特拉石輕的很多,所以不會出現房子嚴重下沉的問題。”
“有人說,威尼斯肥沃的沖積土質,就地而取材的石塊,加上用鄰近內陸的木頭做的小船往來其間,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們建起了威尼斯。”
“威尼斯的建筑可以分成兩個類型,水上的建筑小而精致,空間感很強,善用開放式的陽臺與庭院,而不像佛羅倫薩或羅馬貴族宮殿那般防御堡壘式的封閉堅固;同時因為與地中海東部***國家的頻繁貿易,威尼斯的建筑風格融合了***與拜占庭等多種東方元素,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大運河上的黃金宮。”
“這是威尼斯歷史上最顯赫的家族之一康達里尼家族修建的私人宮殿,因為宮殿外墻曾經以黃金樹葉包裹而得名。”
“建筑正面是三層的拜占庭式建筑結構。底層由五個拱門連接運河與宮殿,從臺階可以直接乘船;中層的陽臺與頂層分別由五根石柱撐起哥特式四葉飾花式窗欞,從陽臺順著雕花窗欞向外望,可以看到忙碌的運河上來來往往的貢多拉。”
“陽臺兩側有幾扇拜占庭風格的尖拱頂玻璃窗,窗前白色的陽臺欄桿遙相呼應;由底至上的三層墻面裝飾從粗獷漸至精細,屋頂線上的飛檐最是精雕細琢,就像一座有棱角的鏤空雕塑,墻上暖色的大理石鑲嵌又使整座宮殿看上去典雅而柔和。”
“而陸上的建筑則以圣馬可教堂為代表,這是一座典型的意大利拜占庭式建筑,著名的圣馬可之馬就立在圣馬可教堂的拱門之上;這四尊青銅戰馬雕像可以追溯到古典時代,據說曾守立在特洛伊城門前。”
“羅馬帝國時期,拜占庭皇帝將戰馬雕像運到了君士坦丁堡;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時,君士坦丁堡被攻陷,雕像又被威尼斯總督帶到了威尼斯,一同搶來的還有羅馬皇帝戴克里先命人打造的四帝共治雕像,現在鑲嵌在圣馬可教堂一角。”
“十八世紀時,青銅馬曾被拿破侖強行運到巴黎,滑鐵盧之后才又歸還給威尼斯;現在已經成為威尼斯的標志。”
盡管皮爾-卡丹長時間生活在法國,但他到底出身于意大利,童年都在威尼斯附近渡過,因此對這里非常有感情,所以說起故鄉的驕傲來也滿是自豪。
到了酒店,門童幫著開門,運送行禮,林樓也按照慣例拿出錢包給他們發小費,贏得了幾聲“Grazie(謝謝)”。
去機場迎接他們的酒店工作人員敏銳地看到了林樓錢包里的那張信用卡,趕緊進去對前臺小聲嘀咕了幾句。
然后當林樓來辦理入住的時候享受到了升級房型的待遇,酒店為他更換了一間能夠看得到運河景觀的套房。
這讓皮爾-卡丹略微感到驚訝,他自己享受這樣的待遇倒是一點兒也不稀奇,畢竟他可是名流的一員,也是威尼斯的驕傲,可一位第一次抵達歐洲的中國人,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禮遇呢?這應該不是看在自己的面子上吧?要不然為啥不給李慶熙他們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