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蒂斯的作品啊!這也太貴了吧?我有十來幾十萬美元干點啥不好啊?”他們首先看的自然是最主要的展覽,馬蒂斯的大名李慶熙自然也聽說過,他被畫作上的標價嚇到了。
參加大師回顧展的畫作,有些是博物館的藏品,有些是個人收藏家的藏品,這些作品大多不對外銷售,不過還有一部分則可以購買,而且在畫框上貼出了售價,李慶熙盯著畫框上的標簽看了好半天。
當然,就算買下作品也不是馬上就拿走,畢竟展會還沒有結束呢,要是看上某件作品的話,可以先簽協議,等雙年展結束的時候在進行鑒定和交割。
啊,真便宜啊!林樓卻是另一種感受,他在后世參與過某個現代美術館的競標,在搜集背景資料的時候,了解過一些現代美術作品的情況,對一些拍出高價的藝術家印象頗深。
馬蒂斯的作品在拍賣市場上雖然不如畢加索、梵高那樣經常拍出上億美元的價格,但也經常出現千萬美元級別的成交。
紐約時間2018年5月8日晚,號稱“世紀拍賣”的“佩吉及大衛-洛克菲勒夫婦系列珍藏”正式舉槌,馬蒂斯的名作《側臥的宮娥與玉蘭花》被估值5000到8000萬美元之間,最終以8075萬美元(約合5.39億元人民幣)的天價成交。
倫敦蘇富比2015年2月3日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拍呈獻,馬蒂斯1942年所繪制的《黑色椅子上的宮女》被估價為900萬至1200萬英鎊。
2009年巴黎蘇富比拍賣會上,伊夫圣羅蘭收藏的馬蒂斯1911年的作品“Lescoucous,tapisbleuetrose”以4560萬美元成交。
而現在,只需要花費十多幾十萬美元,就能拿下一幅馬蒂斯的作品,等三十來年之后,就會變成幾千萬美元,這絕對是撿漏啊。
奧地利表現主義大師席勒的拍賣價格要稍微低一點,2001年,他的《畫家安通培希卡(AntonPeschka)》的肖像畫,在倫敦蘇富比拍賣會上,以770萬英鎊成交。
不過相應的,他的作品如今的價格也要比馬蒂斯的低一些,大多都在十萬美元以內,買下之后照樣有幾十上百倍的漲幅。
在日本人還沒有全球大肆收購藝術品,在中東那些石油富豪還沒有開始到處揮舞支票的年代,藝術品的價格自然遠沒有日后那么夸張,現在林樓看啥都覺得像是在撿漏。
布朗庫西的作品同樣如此,還是在2009年的巴黎蘇富比拍賣會上,依舊出自伊夫圣羅蘭的收藏,布朗庫西的作品“L.R.夫人像”(1914-17)以3710萬美元售出。
此外還有一個趣聞,一位法國收藏家巴拉德爾將由三塊大理石組成的〈LePoisson〉(約1920-22)系列抽象海洋生物雕塑,于2018年夏天委托給埃德爾曼,但回到巴拉德爾手中時,據稱雕塑已被損壞,“明顯的結論是主要的大理石被打破了一半。”
于是巴拉德爾向埃德爾曼求償超過2250萬美元的賠償金,作為訴訟附件提交的評估報告估計布朗庫西雕塑由于損壞已損失了75%價值約為1690萬美元,該報告將修復后的價值定為560萬美元。
布朗庫西最高拍賣紀錄為2018年5月在紐約蘇富比以7100萬美元售出的〈少女的風姿(南希-庫納德)〉(Lajeunefillesophistiquée(NancyCunard));2017年5月同樣于紐約蘇富比〈沉睡的繆斯〉(Lamuseendormie)以近6000萬美元成交,位居第二。
林樓倒是很想下手,不管是馬蒂斯的也好,還是席勒的也罷,亦或是布朗庫西的雕塑作品也可以,只要能拿下來,絕對虧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