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1984年簽署協議之后才慢慢好轉,并飛速上漲,1990年,港島區的房價比1981年上升了一倍以上;同時國際游資及本地炒家開始瘋狂炒買香港房地產,樓價、地價飚升,從1991年到1997年房價上升4倍左右,要是從1985年房地產市道復蘇算起,到1997年時房價已上升了9-10倍。
想到這兒,林樓又提醒了他和梁志天幾句,“根據我的判斷,明年房價還會繼續跌,后年應該就會好一些,在這個時候買房最劃算了,到時候你們可以多留意一些。”
要是錯過這個時間點,以后買房只會是越來越難啊;然后等到九十年代末期以后,就該內地的老百姓遭這份罪了。
“對了,這段時間你們幫我留意下香江一些比較有紀念意義的房子,如果有人愿意出手的話,我倒是可以買下來。”林樓琢磨著,既然自己已經開始在北京收集四合院,在上海收集老洋房,那么也不介意在太平山、淺水灣等地方弄幾套豪宅,爭取將來全球各大城市都有自己的作品,也都有屬于自己的住宅。
“沒問題老板,你打算畢業后來香江工作么?”一想到這兒,許文彪就更有干勁了,“那到時候我們一定會成為香江第一的建筑事務所!”
“那倒是沒有,未來四十年,內地的機會比香江多得多!你們現在可能不信,不過等再過二十年,你們就能明白了!”這件事光拜托他們還不管用,去找司徒寶云更合適。
干銀行工作的,肯定對這些更熟悉,就像是安德魯在上海為自己所做的一樣,司徒寶云肯定也有這方面的資料;等明年簽署協議之后,香江就會掀起移民潮,許多有錢人紛紛移民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英國,同時低價拋售房產,這時候撿漏最合適。
休息一晚,第二天先去了事務所,處理了一些工作,然后去和司徒寶云喝下午茶,聊了聊房子的事兒,他滿口答應;實際上自打撒切爾夫人去了北京,在臺階上摔了那一跤之后,香江就出現了拋售房產的風潮,他如今手頭有好多這樣的項目呢。
“我聽安德魯說您很喜歡上海的老洋房,其實香江也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建筑,您既然喜歡,我今天就能幫您收集一些資料送過來。”
“呵呵,不用這么著急,現在香江的房價還沒到底呢!等明年的時候再說吧,既然你和安德魯聊過,你肯定知道,我想要的都是精品,你可別用一般的房子應付我!”既然肯定要掉價,那吃多了才現在就下手。
“您對經濟的判斷非常敏銳。”眼見林樓不上當,司徒寶云只好說起了另一件事兒,“您讓我注冊的新公司,手續也已經完成了。”
之前林樓在歐洲的時候,就給他打過電話,讓他幫忙注冊一家公司,好用來投資內地的建筑材料研究所,現在司徒寶云已經幫忙辦妥了。
林樓拿過來看了看,這是一家受離岸公司控制的香江公司,中間饒了幾道彎,一般人想查的話可查不到林樓頭上。
“OK,你在幫我找一些熟悉國際專利注冊的律師,將來還有很多工作要交給他們做呢。”國內的話,短時間內還指望不少,第一版《專利法》要到后年才會通過,至于真正被重視起來,就要到九十年代了,不過國際上的專利倒是可以先申請下來。
處理完這幾件小事兒,他們馬上返回了北京,回來之后又受到了學校和媒體的熱烈歡迎,各種采訪和演講的邀請接連不斷,林樓以旅途勞累和工作為理由把能推的都推了,實在推不開的集中到一起接受采訪。
又折騰了幾天,林樓才能好好休息,等緩過來之后,他把歐特克公司中國分公司的副經理周雅倫叫了過來,“雅倫,最近工作怎么樣?能不能適應內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