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現在國內的學生來說,這樣的機會是非常寶貴的,雖然林樓也懂得許多后世的建筑理念,但是他說和這些外國建筑師說,效果還是不一樣的。
而且這些建筑師雖然比不上貝聿銘,但也各有長處,都有各自擅長的領域,通過他們也可以了解美國最新的建筑設計理念和手法,多聽聽這些東西,對國內建筑系的學生也是大有好處,光靠閉門造車可成不了大建筑師。
后世有網絡,可以在網上聆聽他國大建筑師的講座,欣賞他們的作品,要是經濟稍微寬裕點,出國去現場觀看也不是什么為難的事情。
而現在,除了極少一部分成績或是成績優秀,或是家境優越的學生之外,其它人想要了解這方面的信息,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林樓就只能想辦法把他們請到中國來,到學校里舉辦講座,傳播這方面的信息了。
但愿這些努力能有收獲,林樓始終堅信,中國的建筑系的學生一點兒也不比歐美的學生差,他們所欠缺的只是閱歷、眼界和機會而已,只要給他們這些,他們遲早都會散發出光彩來,讓整個世界都為之震驚。
就像是他自己現在所做的一切一樣,未來他也會創造出更多地機會出來,幫助這些卓有天分的青年建筑師不斷成長,最終讓來自中國的建筑師成為國際建筑界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參加完本年度的美國建筑學會年會之后,林樓又去貝聿銘的建筑事務所里聊了聊,一方面加深貝聿銘及其合伙人建筑事務所同歐特克公司的合作,另一方面則邀請貝聿銘事務所的青年建筑師去中國進行訪問交流。
“在香山飯店項目的合作上,雖然有點小風波,不過整體而言還是非常愉快的,尤其是讓我重新審視起東方傳統建筑的魅力來,這給我帶來了許多啟發,讓我產生了許多靈感,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機會去中國設計建筑作品!所以你說的事情,我也是非常支持的!我會安排事務所的年輕人前往中國進行交流。”
貝聿銘覺得,這兩件事對他也有好處,第一項可以讓他的建筑事務所比其它事務所更早接觸到更先進的設計繪圖軟件,提升工作效率;第二項則可以開闊他的設計風格,讓他獲得更多項目的機會。
如今的歐美已經基本完成了城市化進程,各座大城市大興土木的機會并不多,反倒是中國越來越有活力,城市化進程依舊處于高速發展期,這樣的國度肯定不缺各種大項目,要是能拿下絕對會名利雙收。
所以他完全沒有拒絕的理由,爽快地答應下來,只是貝聿銘依舊有點遺憾,現在看來,無論如何也沒辦法讓林樓來他的建筑事務所工作了。
林樓如今在國際建筑界已經有了不小的名氣,不光是國內肯定有許多項目要找他,就算是歐美,一旦皮爾-卡丹的新旗艦店建成,并引發轟動的話,肯定還會有人找來來設計新的項目,這樣的情況下,他怎么可能來幫自己打下手?
年輕的建筑師前去給成名已久的建筑師當助理,為得就是打響名氣、獲得機會,而林樓現在已經不需要這么做了。
林樓感謝了貝聿銘一番,然后倆人一起去吃了個飯,林樓這才告辭離去,回到酒店里,繼續和林橋、約翰-沃克、阿瓦爾-格林已經那些合作機構的代表討論著歐特克公司上市之前的每一個細節。
他們預計在紐約交易所上市,所以歐特克公司的管理層全部來紐約了,越臨近上市日,需要他們處理的瑣事就越多。
林樓一直在紐約呆了大半個月時間,才算是把所有事情都處理完畢,然后就是正式敲鐘上市了。
林橋和約翰-沃克等人前往紐約交易所主持上市事宜,林樓則離開紐約,回到了舊金山,回到了硅谷,接下來只是去亮相而已,已經用不著他了,他也不想拋頭露面,給自己召來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