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賀帥當體委主任的時候就說過,希望我們什么時候能辦一次大型國際運動會;前幾年,希賢同志訪問美國的時候,也和拳王阿里說,咱們中國將來肯定要申辦奧運會;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申辦奧運會的條件還不成熟。”
“自從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作出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決策之后,中國的社會經濟得到持續發展,也讓我們有信心舉辦一屆亞運會。”
“同時這次申辦亞運會正是對奧運會的一次演練,要是咱們能辦好亞運會,那么申辦奧運會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想要獲得亞運會的主辦權,光提交申請可不行,資金、場館、配套設施等各方面都要做好準備;尤其咱們現在還面臨著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日本的廣島,以廣島建城400周年,紀念廣島市受原子彈侵害45周年為由,也準備遞交申請。”
“日本是發達國家,經濟實力雄厚,而且日本還有舉辦過奧運會的成功經驗,我們想要戰勝這樣的對手,拿下1990年亞運會的主辦權,準備不充分可不行啊!”
“這也是咱們中國首次承辦洲際大型綜合性運動會,改革開放才幾年時間,中國就要舉辦如此大規模的運動會,機遇與挑戰并存;這是中國展示大國形象,展現改革開放成果,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的一次成功實踐,是向世界展現中國發展的機會。”
“但存在的困難和挑戰也有很多;所以,今天這次會議,大家都要暢所欲言,先把要做的工作提前總結清楚才行。”與會的大領導強調了一番之后,輪到其它人發言了。
參加會議的代表們也都非常振奮,這可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體育界最大的一件事兒了,能夠參與到這項工作里面,他們也很有光彩,紛紛踴躍發言,從申辦過程、項目設置、資金籌備等各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既然要主辦大型體育比賽,就離不開場館和配套設施的修建,所以就有人提到了這方面的內容,“就咱們國家目前的經濟現狀,為了舉辦亞運會重新修建一座主體育場還不太現實,所以應該還是繼續使用工人體育場作為亞運會的主場館。”
“但是工人體育場建成已經快二十四年了,許多地方都已經出現老舊破損的情況;而且這二十年時間里,體育場館也在不斷更新換代,為了能讓運動員們更好地進行比賽,新聞媒體更好地進行直播,體育場就必須得翻修。”
北京工人體育場是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大慶時北京著名的“十大建筑”之一,1959年8月正式竣工,由主體建筑及附屬場館構成。
如今的工人體育場還沒有后世那么大的規模,建筑面積僅有四點二萬平米,平面為圓形,座位只有一點五萬個,比賽場地直徑兩側設主席臺、記者和裁判席,可進行手球、籃球、排球和乒乓球等比賽項目。
實際上,這座體育場最初就是為了1961年第26屆世乒賽而修建的,要舉辦一些小型比賽倒還可以,但是要舉辦亞運會這樣的大型比賽就遠遠不夠了。
所以這個提議馬上就引起了與會眾人的一致贊同,“對,體育場必須改建,不然的話連個標準足球場和比賽跑道都沒有,還怎么舉辦比賽?”
然而問題提出來容易,要解決那就難了,工人體育場究竟該怎么改建?由誰拿出方案,到底要花多少錢?錢又從哪里來?這些都不好解決。
“除了體育場,還有亞運村呢,根據我看到的資料,奧運會有奧運村,亞運會也有亞運村,這些都是專門供運動員在運動會舉辦期間休息用的,所以也得預估好參加比賽的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等等的人數,再根據這些數據興建亞運村。”
“按照以往亞運會的經驗,就算把工人體育場翻修好了,也沒辦法滿足所有比賽項目的需求,我們還需要修建新的小型體育館,以供手球、籃球、排球等其它項目的比賽使用,另外,水上運動需不需要修建新的場館?這些又該由誰來設計,由那家單位來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