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說就等于是為工人體育場的改造樹立了方向,那么,第二代體育場的具體標準又是什么?我們又應該如何改造才能達到這一標準?”熊明說得還是太簡略了,只點明了大方向,卻不夠細致,無法直接指導改造設計。
“我也只是看了點資料,更細致的東西就不太清楚了。”熊明也不清楚,不過好在李慶熙等人已經在外面等著了,于是劉桐把他們叫了進來,由他們進行解釋。
“從功能劃分上而言,第二代體育場競賽場地的規格、看臺、大屏幕、休息室、記者席等功能空間的布置已經有了比較統一的結果,烏魯迪的國家體育場就是依照這些標準進行設計的……”李慶熙指著圖紙給他們說著這座體育場的每一處細節標準。
“最中間的自然是標準足球場,可以用來進行足球比賽、橄欖球比賽等大型比賽,以及標槍等田徑項目;外面環繞著一圈兒跑道,以滿足跑步、競走等競速項目;在足球場兩端和跑道之間的地方,可以舉辦跳遠、跳高、鉛球等對場地規模要求比較小的田徑項目。”
“然后是觀眾席,這部分包括普通觀眾所使用的看臺和貴賓使用的包廂,以及頒獎使用的主席臺等等;另外還有專門的記者席位,周圍配上采訪、拍攝所需要的各種配套設施,讓他們可以更便捷地完成工作。”
“在觀眾席周邊還應該添加廁所、小賣部等配套設施,解決他們在觀看比賽時候可能遇到的問題;同時考慮到殘疾人也會來觀看體育賽事,甚至還有專門針對殘疾人的殘疾人奧運會,所以在看臺、廁所的設計中還要注意這方面的需求。”
“運動員用房,包括休息室、更衣室、淋浴室、按摩室、醫務室、廁所、檢錄處、練習室、會議室等等;運動員和裁判員進入體育場的通道和觀眾進入體育場的通道是分開的,各功能分區也和觀眾席隔開,讓他們可以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準備比賽。”
“還有辦公用房,包括警衛室、值班室、裁判室、記者室、其它辦公室等等,以滿足這些人員的使用需求。”
“技術設備用房,包括廣播室、轉播室、燈光控制室、積分計時機房、通風空調機房、泵房、器材庫等等,以滿足比賽和轉播的需求。”
“在劃分這些功能分區的時候,既要保證使用便利,又要滿足消防、人員疏散的需求,同時不同人流的動線設置也是不一樣的……”
這些東西聽起來復雜,不過對照圖紙理解起來就比較輕松了,這些標準有的工人體育場能夠滿足,但大部分都已經落伍,確實要進行改建。
“有了小林同學的設計稿件做參考,我們總算是知道該往那個方向改,又該達到什么標準了!”幾位資深建筑師放松下來。
但大領導還有疑問,“照這么看來,工人體育場必須要大修才行啊,這個能做到么?該不會原地重修還不如在其他地方重建一座新的更花錢吧?”
“大型體育場館的翻修,在國際上是有不少先例的;當初在烏魯迪設計這座體育場的時候,林樓同學就給我們舉了意大利米蘭梅亞扎球場的例子,這座球場最初設計為一個簡單的矩形界面,是由四個典型的英式支柱構造支撐;后來進行了幾次改造,擴大了看臺的數量!從原來的第一代體育場改為現在的第二代體育場。”
“就圖紙上的這些內容來看,我們需要做的最大改動是增加看臺,以滿足更多觀眾的需求;原本工人體育場的地基就打得很牢固,雖然還沒有經過詳細計算,但是初步判斷,遠比重新修建一座體育場要省錢。”當初設計了工人體育場的歐陽驂指著林樓的圖紙說道。
“功能分區只是涉及的改動比增加看臺就更少了,這些也可以做到。”有了現成的例子,大家摸清楚了方向,發言愈發踴躍起來。
但這都是紙上談兵,沒有林樓在場,終究有些不合適,聊了一會兒,大領導也琢磨出味來了,于是說道,“既然這樣,那就給林樓同學一個顧問的稱號,等下次開會的時候,讓他也一起來討論!”
“小劉,既然你和林樓同學打過交道,看看咱們下次開會的時間是幾號?他能不能從老家趕回來。”這項工作就交給劉桐負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