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能為亞運會多出一份力,那自然是責無旁貸。”哎,可惜熊師兄已經是有單位的人了,到時候肯定要以自家單位的名義參加,要不然把他拉過來就好了,林樓稍微有些遺憾,自家的小團隊里面,還真缺少體育建筑方面的專家呢。
“小林有目標沒有?要是有的話,我可不跟你爭。”熊明半真半假的問道,林樓已經證明了自己在體育建筑設計領域的實力,要是和他同時競爭一個項目,獲勝的希望可不高。
“師兄您太謙虛了,我還沒想好呢!而且估計要到下周開會的時候才能確定需要設計那些項目吧?等到時候先看看情況吧!”如果有可能的話,自然是要拿下奧體中心的,這個才是所有新建場館里影響最大的。
奧體中心體育館原來的設計倒也不錯,體育館的平面形狀為六邊形,屋蓋東西兩柱的間距為99米,南北跨度70米,多功能比賽大廳為93×70米的長方形,中間為42×73米的比賽場地。
比賽場地采用丹麥進口木地板,可進行籃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手球、體操、技巧、舉重、摔跤等比賽項目。
比賽大廳內屋頂的網架結構全部露明,不做吊頂,在網架中露明布置燈光檢修馬道,屋頂采用150毫米厚的復合壓型鋼板,觀眾座席采用彩色玻璃鋼座椅,并且將整個比賽大廳成為一個整體,設計成為統一而有變化的彩色圖案,以求得館內在空場時的豐富效果。
體育館整個建筑的立面造型與結構設計緊密配合進行,屋蓋部分結合建筑造型,采用了國內首創的斜拉雙曲面組合網殼。
體育館的下部立面的處理手法簡潔明快,用淺色的噴涂墻面和深色門窗框、藍灰色反射玻璃形成大面積的虛實對比。
體育館的南入口休息廳輕巧的網架與藍灰色的反射玻璃,在后部龐大的建筑實體襯托下顯得格外突出,而入口處的紅色網架及上部的銀灰色雨水管又在藍灰色玻璃的襯托下十分鮮明,兩側山墻用圓形窗和人字形檐口窗改善了實墻的比例,使立面與眾不同,獨具個性。
但也不是沒有缺點,起碼在功能分區這就有不少遺憾,所以在2001年為申奧和迎接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以及2008年奧運前對場館進行了兩次改造和擴建。
把東側平臺下的空間改為競賽管理區,體育館南側觀眾入口臺階下的空間擴建為安保、餐飲用房,新擴建面積達到4410平方米,觀眾座位由近6000座增加到了6300席,進一步完善了功能。
要是讓林樓來設計的話,他有信心比原方案做得更好,不僅外立面會更符合中國的特色,功能分區也會更加科學,同時還會和烏魯迪國家體育場以及工體改建方案一樣,在建造的時候就預留好擴建、改建的空間,為日后場館升級提供便利。
吃過飯,和歐陽驂、熊明約好去工體看現場的時間,林樓就先回去了,到了四合院里,把今天開會的內容和大家伙兒一說,然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下周就要討論其他場館的建設問題了,我想拿個項目回來,不知道大家伙有啥想法沒有?”
“這個項目和香江那些項目相比,可能沒多大利潤,所以大家要是不愿意,我也理解。”如今國內的設計費還沒提起來呢,做這個項目收益真不多。
“小林,能給亞運會設計場館,不要錢都行啊!再說了,咱現在也不缺錢啊!你千萬要把我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