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結束,林樓還是和之前一樣,先讓他們試一試,然后自己再拿出自己的方案,或者在他們方案的基礎上進行調整,但在此之前,一些大方向上的東西還是要先確定下的,所以李慶熙問道,“那么,這個項目要把握的精髓究竟在那里?”
對此林樓也是早有準備,2008年奧運會的場館建設充分體現“科技奧運、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1990年亞運會的理念肯定和2008年奧運會不同,但這三個方向依舊可以用上,而且也非常合適。
“1990年的亞運會即是中國第一次舉辦亞運會,同時也是對未來申辦奧運會的一次預演,必須讓外國人看到新中國成立以來在科技、文化、經濟等領域的變化,向他們展示我們的實力,改變他們關于中國的固有印象。”
“所以你們在設計這個項目的時候,一定要將這些表達出來,在保證場館功能完善、美觀大方的同時,將最新的科技成果、文化精髓都融入進去,讓來參加或者觀看比賽的遠動員、觀眾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座屬于中國的先進體育館。”
“同時成本的問題也要考慮進去,咱們國家現在的經濟水平并不高,這屆亞運會的預算估計也不會太寬裕,要是造價太高肯定通不過。”等到2008年奧運會的時候,基本上就不用為建筑成本的問題頭疼了。
本屆亞運會不得不主動向全社會請求捐贈,而2008年奧運會,好多人都等著捐錢呢,結果國家壓根就沒開這個口子,最終還是看著霍先生他們太熱情,實在是不好意思拒絕,才稍微放開了一點兒。
這下大家伙都明白了,有的打算自己試試,有的則拉著關系不錯的同事,計劃和他們合作開展這項工作。
現在他們手上還有好幾個項目,肯定不能把全部精力都放在這上面,所以每天到了四合院之后,大家伙兒都先盡快完成手頭的活兒,然后再開始琢磨亞運體育場館的設計方案。
眼看著事務所的人有點不夠用了,林樓就把之前搜集到的資料整理整理,篩選一番,從中選出幾位看起來不錯的人選,請他們過來聊了聊,最終選了幾個表現不錯的留下,讓他們回去先辦理停薪留職,然后來這里幫忙。
而與此同時,林樓所說的那些話也被人帶回了本單位,并在建筑界傳播開來,大家都為林樓的好胃口感到吃驚。
“他林樓是有點本事,但一口氣吃下這么多大項目,也有點不合適吧?”亞運會多重要的任務啊,那家建筑設計單位不想摻和一把?現在林樓一口氣就要拿下最大的那塊蛋糕,這誰愿意答應啊。
“我還真就不信了,他今年才多大年紀?十萬平的項目說做就能做?這里面牽扯到多少東西,他清楚么?”有人感到不忿。
“話說回來,人家在非洲設計過國家體育場,這回又在歐洲拿下了拉脫維尼亞首都機場的設計任務,這兩個項目不管是體量還是設計難度可都不低啊!別看他年紀小,人家也是真有本事的。”有人想起了這兩個案例,你讓林樓做的話,人家還真能設計出來。
“這兩個項目的資料我也看過一些,確實有很新穎的想法,一點兒也不像是二十來歲年輕人的水平!”項目究竟好不好,這可騙不了人。
方才說話的那位頓時卡住了,但過了一會兒又強自分辨道,“他是有水平不假,不過他的想法不一定符合咱們中國現在的實際,他說的內什么城市綜合體,在美國、在歐洲、在日本搞一搞可以,國內的話,城市發展水平還沒到這個程度吧?”
“這倒也是,國外現在以商業為主的綜合體已經有不少了,以體育為中心的好像還沒有特別有名的例子吧?在國內肯定就更搞不起來了!”這個觀點倒是贏得了不少人的贊同。
“看吧,我估摸著啊,這小林最近去歐洲去的比較多,見識了巴黎這樣的國際大都市,都快忘了咱們北京是咋回事兒了!要是讓他胡搞亂搞,最后勞民傷財卻收不回成本,那就不好了,所以咱們這回無論如何也要把這些項目從他手里搶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