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探索和分析,南高麗找到了一個很獨特的辦法——基建和勞務輸出,去中東搞基建,掙外匯,彌補進口石油的巨額赤字,把買石油花去的美元賺回來,即“石油美元倒流方案”。
當石油危機引發的經濟危機重創西方世界時,中東產油國卻因石油漲價大賺特賺,全球資金滾滾涌入,使不少石油國家從赤貧變成了巨富;比如沙特阿拉伯1971年的財政收入只有14億美元,石油危機爆發后,財政收入猛超1000億美元。
有了錢,就想改善生活,把駱駝換成汽車,把帳篷換成別墅,把破舊的農村搞成現代化的城市——基建空白,這是多大的市場啊。
另一方面,由于這些國家發展程度較低,人口又少,勞動力素質和數量都不行,所以這些國家沒法依靠本國力量來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剛好南高麗在兩次戰爭期間給美國人當馬仔積累了足夠的設備和經驗,而美國人對南高麗的建筑能力也比較滿意,一位從越南轉移到中東駐扎的美軍工程人員看到中東的現狀之后,便向他熟悉的三煥公司寫信,邀請他們來參與競標。
三煥公司的第一個項目是高速公路,他們在中東炎熱的天氣下日以繼夜地工作,最后工程雖然賠了,但賺了口碑,中東土豪覺得南高麗建筑公司吃苦耐勞,活干得好,報價還低,于是紛紛送上訂單。
現代公司、三星集團、東亞建筑公司等南高麗大企業紛紛進軍中東建筑界,從1974年到1979年間,南高麗在中東拿下的建筑工程合同總價值達410億美元,要知道1976年南高麗的財政總預算也不過區區二十億美元不到而已。
可以說,要是沒有這些企業在中東為他們賺取美金,南高麗壓根就不可能實現漢江奇跡,說不定在石油危機里就跪了。
除了中東之外,他們還向歐洲輸出勞務,德國等歐洲國家由于二戰的影響,損失了幾乎一代年輕人,出現了大量的勞動力短缺,于是南高麗便向這些國家輸出護士、礦工、建筑工人等勞務人員。
他們以極其低廉地價格為這些歐洲國家提供服務,并忍受著艱苦地工作條件,德國工人干著更輕松的工作,南高麗的工人則干著最累最危險的工作,拿到的收入卻只有德國工人的幾分之一,至于福利什么的就更不如了。
聽完這些,李慶熙等人半晌不語,許久才說道,“老是聽說南高麗那邊經濟發達,連奧運會都能辦了,現在才知道,他們也是苦過來的啊!”
“那個國家的崛起都不容易啊!”林樓嘆道,英國當年將無數本國兒童趕進了紡織工廠內,絕大多數童工都活不過三年,這才擊敗了競爭對手,然后獻祭了無數愛爾蘭人、印度人的性命,才成就了日不落帝國。
美國人當年在美洲大陸上篳路藍縷,忍受著英國人的剝削,又獻祭了無數印第安人和非洲黑奴的性命,才成就了世界列強的地位。
而日本人當年將一批批女性送往南洋當妓女來積累原始資金的故事更是廣為人知,在戰后,他們又拿出了同樣的手段,讓大批本國女性為駐日美軍提供服務,男性則在工廠里拼命地生產產品,這才實現了戰后的重新崛起。
南高麗人同樣如此,在中東三四十攝氏度的沙漠中,其他國家的工人都在避暑,南高麗工人還在渾汗如雨,繼續奮戰,將東亞人勤勞、忍耐、頑強的精神發揮的淋漓盡致。
在德國,男性工人在陰森地礦井里、在塵土四揚的建筑工地上揮灑著汗水,女性護工則要去照顧德國護士難以忍受的病人,有時候甚至還要擦拭、搬運尸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