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工,這次實在是太感謝您了。”回去的路上,蘭啟功和李蘭舟對林樓不斷說著感謝的話,他們都知道,這次能夠說服領導,可不只是一千萬美元的誘惑,更重要的是林樓提前做了充分地準備。
先用南高麗的成功經驗來告訴這些領導,中國參與國際競標是大有前景的;再通過對拉脫維尼亞項目的具體分析,來說明六建參加這次競標獲勝的希望很大;最后再拿出更多的機會來給他們大氣,就算這次失敗了,以后依舊還有大量的機會。
這樣以來,僅僅花費幾十萬美元,就有希望進入每年上百億美元的大市場,這筆賬誰還不會算?失敗也就是幾十萬美元的事兒,雖然眼下美元非常稀缺,但這幾位領導還是能扛得住的,可一旦成功,那就太賺了。
“打鐵還得自身硬,主要還是你們的能力已經達到了參加海外競標的標準,要不然我說再多也沒用!”林樓謙虛地說道,“不過領導們同意了咱們出去,咱們也不能放松,接下來的培訓和準備工作都得抓緊啊。”
“只要拉脫維尼亞那邊,我也讓人盯著呢!一旦有什么風吹草動,咱們肯定能知道;你要是放到中東那邊,南高麗人在那邊工作的時間長,人脈關系要廣闊一些,咱們暫時還比不上,可拉脫維尼亞市場,他們也是剛剛進去而已,差不多和咱們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倒也不用擔心他們拿出其它手段來!”
大型國際項目的競標,可不只是技術問題而已,政治因素、人脈關系等等同樣重要,南高麗人可以依托自己多年的經營,以及美國爸爸的支持,在中東擠掉多個競爭對手,但是在拉脫維尼亞,這些套路就不一定管用了。
他們的影響力暫時沒有擴張到這里,而拉脫維尼亞和美國的關系也相對一般,所以林樓可以保證,這次競標將在相對公平的情況下進行。
“您放心,我們這次準備豁出去了,集中單位全部力量來拿下這個項目,要是咱們六建眼下沒有足夠的人手和資源,我就去向兄弟單位求助!無論如何也要做好一切準備工作!”蘭啟功也明白,現如今可不只是他們六建一家的事情了。
更關系到中國建筑業進入國際市場的大戰略,所以雖然他也很看重這些美元,但絕不能因為小算盤打得太精明,而耽誤大事;剛才開會的時候,領導們也特意強調了這一點,告訴蘭啟功美元會盡快湊給他們,同時他們在人員方面也要做好準備。
所以蘭啟功打算回去統計統計,看看到底在那些人員方面還有短缺,盡快理個清單出來,然后從其它建設單位那兒抽調人手。
這些人肯定都是各單位的寶貝疙瘩,但是也不用擔心他們不放人,一來事關國家的大戰略,二來他們肯定也想獲得出國接業務賺取美元的機會,現在能提前適應國外的工作環境,積累寶貴的經驗,對他們來說也是大有好處的。
至于林樓這邊,蘭啟功和李蘭舟都清楚,人家幫了這么大的忙,可不是輕飄飄幾句感謝就能完事了的,好在李德寶干活漂亮,已經打聽清楚了林樓的喜好,既然他喜歡老物件、喜歡收藏名茶名酒啥的,那就想辦法給他多弄一些吧!
單位里人脈關系廣的可不止李德寶一個,回去就把能派出去的人都派出去,讓他們把自己的關系都發動起來,多給林工弄點好物件、好茶好酒,務必要讓林工滿意。
回去后沒幾天,領導們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把款項批下來了,林樓在香江早已做好的安排馬上開始行動,技術人員帶著設備從香江入關,然后第一時間上了火車前往北京。
抵達北京之后,技術人員說完卸貨的要點后就去酒店休息去了,李蘭舟則帶著工人們,按照技術規范將這些設備卸下來,運到六建的培訓中心。
這些技術人員才稍微緩了緩,就被他們拉到培訓中心開始了上課,李蘭舟拿來了錄音機,將這些技術人員的課程全部錄下來。
這些技術人員每天可只上八小時的班兒,不管李蘭舟他們有沒有聽懂,到時間就走人;人家可以休息,李蘭舟他們卻不敢歇,等這些技術人員走后,他們就把錄音帶重新放一遍,大家按照錄下來的講解,繼續學習剛才講述過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