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這家伙吃下了北三環那么大一塊地還不滿足,還要參與其他項目的競標?”這位可是氣壞了,原本我想著你要把曲棍球場算到你那個什么體育綜合體里面去,就趕緊選了備用方案,怎么你也跟著做了?
這還有天理嗎?這還有王法嗎?年輕人不講武德,這真是一點吃的都不給自己剩下啊,不光把鍋端走了,連地里的糧食也搶著收,這也太過分了吧!
“那我就先上去拋磚引玉,等會再學習林工您的方案!”市院的設計師和林樓打了聲招呼,就帶著自己的稿子準備起身,他當初還跟著林樓學過手繪跟CAD軟件操作呢。
“月壇體育館倒不是我設計的,是馮老師的作品。”林樓介紹道,之前他讓事務所的員工,在完成本職工作之余,要是還有精力的話,也可以嘗試下其它項目的設計,結果還真有幾位拿出東西了,而且水平還相當可以。
這讓林樓頗感欣慰,要是只有自己一個人,就算獲得再多的榮譽,拿下再多的獎項,對改變中國建筑師在國際上的整體地位并沒有太大幫助,可要是有一批批建筑師在自己的影響下,比原歷史中取得更大的進步,那就不一樣了。
這樣有實力、有眼界、有想法的建筑師越多,中國建筑師在國際上的整體地位就越好,中國也會從單純的建筑建造大國,變成建筑設計大國!到那時候,外國建筑師再想來中國撈食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當然,想要做到這一點,可不僅僅是提升建筑師水平就夠了的,還要改變那些掌握著決定權的人的想法,讓他們知道外國建筑師能做到的,我們中國建筑師也能做到,而且還可以做得更好才行。
這將是一項漫長的工作,想要做到這一點,林樓還需要帶著中國的年輕建筑師在國外獲得更多的獎項,拿下更多的項目。
到那時候,某個大項目再想請某個外國建筑師做設計,咱們國內的建筑師就能理直氣壯地說,哦,這不是那誰么?上次在歐洲競標某某項目的時候輸給過我,說實在的,他的水平也就那樣!
聽了這話,那些掌握著決定權的人,想必也不會直接就把項目交給這位輸給過中國建筑師的老外了吧?
市院建筑師很快完成了概念方案的闡述,專家組提了幾個問題,領導們點評了一兩句,然后就輪到馮少平登場了。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我是本方案的主設計師馮少平……”簡單地自我介紹之后,馮少平開始闡述自己的方案。
“在這座體育場館的設計中,我采取了斜放四角錐網架結構…….采取地面拼裝整體吊裝的施工方法……”
“.…..場館可以滿足籃球、羽毛球、排球、體操、乒乓球等多個項目的比賽需求……亞運會之后,只需要簡單地改造,就能變成能夠舉辦體育比賽、文藝匯演、大型活動的綜合性場館……”
隨著馮少平的匯報,老趙旁邊那位可是越來越心虛了,這方案明顯比自己的更好更加先進,看來這回真有可能啥也落不著啊。
感到驚訝和心虛的可不只是他一個人,現場好多人都冒出來類似的想法,你說林樓一個人厲害到了罷了,怎么他的事務所里還有這么多厲害的人物?
就這個馮少平體現出來的能力,到了我們單位,絕對是技術上的一號人物啊!要是再多這么幾位,這屆亞運會的場館設計怕是得被他們包圓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