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樓肯定不認同這位領導說的話,但直接反駁也不合適,好在他早有準備,讓曹凱拿出了一張新的大照片,開給給他們介紹,“這是同濟大學教授馮紀忠先生今年剛剛完成的作品,上海方塔園公園里面的何陋軒。”
何陋軒在中國現代建筑領域是一座繞不開的建筑,用來給各位領導解釋,什么樣的建筑才是現代與中國本土文化融合的佳作,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馮教授出生于書香門第,其后前往奧地利的維也納技術大學留學,學習西方的現代建筑,其后一直在同濟大學任教,并進行建筑設計工作。”林樓簡單地介紹了下馮紀忠教授的背景,他的經歷可以讓他同時身兼二家之長。
“馮教授的代表作是武漢同濟醫院和東湖客舍,前者結構清晰,想法新穎,它的建筑模式被后來很多醫院模仿;東湖客舍則是主席在武漢的駐地,很得主席的喜愛。”
“哦,東湖客舍我也去過,確實很漂亮,綠樹掩映,鳥語花香,空氣自然清新,在這樣的地方工作,效率也能提高不少。”有去過的領導點頭稱贊道。
“我覺得,像東湖客舍這樣藝術性與歷史紀念意義并存的建筑,一定要保護好,免得日后遺憾。”林樓趁機說道,東湖客舍后來被人胡亂修改拆遷,未得到應有的保護,這實在是太遺憾了,現在有機會扭轉這一局面,肯定是要提一提的。
這番話起了作用,有領導示意秘書記下,對他們這個級別的干部來說,只要稍微提一句,這個問題就能解決;看到這一幕,林樓很是高興,這次過來講課終于起到好效果了,不過這并不是他此次過來的主要任務,于是接著講了下去。
“方塔園所在的地方,是松江歷史文化的縮影,園址原是唐宋時期古華亭的鬧市中心,擁有許多歷史遺跡;1978年上海市基本建設委員會批準以方塔為中心建一個歷史文物公園,由馮紀忠教授規劃設計。”
“馮教授的方案以方塔為主體,保存鄰近的明代大型磚雕照壁、宋代石橋和七株古樹;從園外遷建明代楠木廳、湖石五老峰和美女峰、假山、清代天妃宮大殿;地形改造仿縣境中有名的九峰三泖,在園中堆9個土丘,開挖河池,并點綴亭榭;保留原有的大片竹林,以草皮和主題樹種統一全園底色,力爭建成一座自然、空曠、幽靜、觀賞文物為主的園林。”
“一般人來做這種古典園林的設計,往往都會翻閱歷史資料,力爭恢復原貌,但馮教授卻是做出了新意,而這種新意就體現在何陋軒上!”
“何陋軒的名字來源于劉禹錫的《陋室銘》,整座建筑高7米,長16.8米米,總面積510平方米;其建筑造形仿上海市郊農舍四坡頂彎屋脊形式,毛竹梁架,大屋頂,茅草屋,方磚地坪,四面環水,弧形圍坪,竹椅藤幾,古樸自然,與四周竹景互相交融,融為一體,渾然天成而別有風致。”
“整體采用竹結構,稻草鋪頂,空間富有層次和漂浮感,休閑靈動,充分體現出與古為新的概念。”
“按照中國建筑傳統技法,這座建筑應該以竹木為材料,但馮教授卻巧妙地使用了鋼結構,使得整座建筑變得輕靈、通透,并于竹子交相輝映,透出一種現代感來。”
“這座建筑可以視為以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為基礎,同時利用現代建筑的技法,增加作品藝術性與實用性的佳作!”這不比直接加個大屋頂要好?
然后曹凱又更換了另一張照片,林樓繼續解說,“這是廣州的白天鵝賓館,由廣州市建筑設計院的佘峻南、莫伯治、蔡德道等建筑師完成。”
“這件作品在外觀設計上,從中國的傳統樂器腰鼓中尋找靈感,將主樓平面設計為腰鼓形,不僅使得外觀更具有標示性,也讓房間的采光變得更加充裕。”
“白天鵝賓館和何陋軒恰好相反,這座建筑是以西方現代建筑為基礎,同時融入了中國傳統建筑的審美,雖然是以現代建筑為主,但是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屬于中國的建筑。”所以說,體現出中國建筑文化的辦法有很多,完全用不著死盯著大屋頂么!
有了這兩個例子,領導們對什么樣才是好的帶有中國建筑風格的現代建筑,才算是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