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做法是他們之前沒想過的,但是細細琢磨一番又覺得很有道理,而且可行性比較強,現在做生意變有錢的人越來越多了,不過由于長期以來的習慣,他們有錢歸有錢,在社會上的地位卻不高,而且名聲也不大好。
要是給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捐助幾所學校,以換取更好的名聲,贏得社會尊敬的話,相信有很多人都愿意做。
孟廣志想想說道,“林工你這個辦法,倒是讓我想到了兩個典故,春秋時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自由,就可以從國家獲得補償和獎勵。”
“孔子的學生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拒絕了國家的補償。孔子說,‘賜(端木賜,即子貢),你錯了!向國家領取補償金,不會損傷到你的品行;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又有一次,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于救落水者了。’”
“事情之后的發展也如同孔子當初所說那般,通過這兩個故事可以明白,我們不能無限拔高做好事的門檻,同時應該給好人好事應有的回報,這樣做好事才會成為一種風潮,才會一直持續下去,有更多人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
“歐美國家也會通過減免稅收等方式來促進慈善事業的發展,讓慈善事業可以形成良性循環,當然咱們國家情況和歐美不大一樣,減免稅收的方式肯定不可取,不過給與一些榮譽上的獎勵,似乎還是可以的吧?”葉榮添在一旁幫腔道。
“這些方案聽起來很有參考意義,林工和葉先生還有什么其它想法,不妨說出來聽聽。”孟廣志問道,完了他還讓林樓等人放松,說這次只是私下的交流探討,讓大家暢所欲言。
既然有這個機會,林樓也不介意多說一些,就算稍微說得出格了點也不怕,畢竟一來現場還有葉榮添這個香江人士;二來自己也是進過海子里給大領導上過課的;三來還有老丈人罩著,一般人想坑自己還真不太容易。
所以他就接過這個話題繼續聊了起來,“首先可以確定的是,現在有錢人越來越多了,這里面肯定有不少人愿意資助教育事業!”
不管這些人是純粹地想做好事,還是有所圖,只要他們愿意捐錢,那就是好事,“現在要考慮的是,如何找到這些人,吸引他們捐款!”
“所以宣傳工作一定要做好,和新聞媒體配合,尋找一些典型的案例,來喚起大家對教育事業的關心!”如果大家都不知道有這回事兒,捐錢什么的就無從談起了。
日后的大眼睛蘇明娟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蘇明娟7歲在安徽金寨張灣小學讀一年級,那張她手握鉛筆頭、兩只直視前方對求知充滿渴望的大眼睛題為“我要讀書”的照片發表后,很快被國內各大報紙雜志爭相轉載,成為中國希望工程的宣傳標志。
這張照片后來被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選為希望工程宣傳標識,蘇明娟也由此成為全國人民熟知的“大眼睛女孩”。
這張照片讓農村教育問題成為時下老百姓關心的熱點,也讓希望工程在成立之后不久便廣為人知,吸引了許多人為之捐款。
全國上下,像蘇明娟這樣的案例肯定有很多,找一些具有震撼力的素材并不難,都不用刻意尋找,林樓根據記憶就能想出來不少,比如涼山甘洛縣烏史大橋鄉二坪村的懸崖小學,再比如馬上就要開始捐贈孩子的白方禮老人……
這些案例絕對是感人至深,震撼效果一點兒也不比大眼睛女孩差,尋找合適的記者搜集素材,再寫成文章,一定會引發轟動效應。
“對,歐美的慈善機構就非常注意宣傳工作,比如說邀請明星擔任慈善機構代言人,《羅馬假日》里的奧黛麗-赫本就曾經做過這項工作……”葉榮添繼續擔任僚機的工作,給他們講了幾個案例來進行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