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仁川亞運會,不管是馬來西亞隊、日本隊還是中國隊,在與南高麗隊的比賽中都能明顯地感覺到場內風向的不對勁。就像當時國羽總教練李永波所說,“第一局比賽風太大,風大就失去了優勢,第二局明顯感覺風沒了,第三局風又來了!
至于冰上項目就更不用說了,不僅在賽場內外使出各種下三濫的手段,甚至逼得自己國家的運動員都扛不住,要換國籍為其他國家參賽。
吐槽歸吐槽,正事還是要辦的,回去之后,林樓和他們完成了考察報告,把南高麗在奧運會和亞運會上的一些可取之處整理成文字,提交亞組委參考。
之后,林樓在和吳委員討論《廣義建筑學》之后,給他講了講三豐百貨大樓這件事兒,提醒國內也要做好建筑質量把關工作。
“除了加強圖紙審核、施工監理之外,我覺得還可以在建筑底部鑲嵌一塊銘牌,明確注明工程名稱、開竣工日期、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全稱和工程項目負責人姓名;這樣將來有事也能以最快的速度追責,看看到底是那方的責任!”
這就是永久性責任標牌制度,后世幾乎每座建筑上都必須要有這樣的銘牌,現在的話,大規模推廣或許不太現實,但選擇個別項目進行試點還是可以的!
吳委員接受了他的建議,讓林樓寫一份報告出來,然后他也署上名字,提交給相關部門參考,盡快選一個試點出來。
此后,林樓又恢復了之前的生活節奏,在清華教教書、在四合院里做項目、去歐洲開會、去亞組委開會,和天津川府新村項目的有關人員開會…….不過不管再忙,周末的時候還是會給自己放假,和于兵兵一起找地方玩耍。
在此期間,他最多的工作就是接洽各種新項目了,隨著他多次登上央視的整點新聞,并經常出現在各種媒體上,讓他在國內的名聲愈發響亮,再加上現如今政策也漸漸放寬了,建筑設計任務不再由上級單位指派,所以找他的人自然就多了起來。
林樓現在可不是什么項目都接,金額過小的、又不具備特殊意義的項目肯定不要,金額達到一定標準的,還要看甲方的具體情況。
很多甲方都不太適應,他們去別的設計單位,人家都把他們當成大爺供著,想放設法要留下項目,怎么到林樓這就反過來了呢?
這就是大事務所和小事務所的區別了,一般情況下,在甲方和建筑設計單位之間,必然是甲方占據主動。
可要是換成貝聿銘、扎哈、安藤忠雄這樣的大建筑師,那就不一樣了,每年想要找他們做設計的甲方實在是太多了,他們又不可能把所有項目的都接下,但甲方卻都非常想讓他們做設計,這樣自然就顛倒過來了。
經過篩選之后,和甲方簽訂合同,然后把大部分項目交給手下的人去做,林樓只負責質量把控,只有少數項目他才會親力親為。
徐家平等人嚷嚷著,事務所得趕緊招人啊,不然的話,他們就忙不過來了!現在他們手頭的項目,都排到好幾個月之后去了,盡管如此,依舊不斷有人找來。
這天,又有新單位來找林樓談合作了,而且還是熟人,當初從林樓這購買效果圖的南江市建筑設計院建筑師喬軍。
“林工你好你好,之前一直想見見你來著,可是你一回南江市就躲到老家去了!”當初剛打交道的時候林樓還沒有來清華報道呢,喬軍只是叫他林同學,現在幾年時間過去,林樓在建筑界的地位已經遠遠超過他,稱呼自然也就改了。
進到屋里坐下,喝茶寒暄片刻之后,喬軍說明了來意,“林工,這次市里想請您為家鄉設計一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