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全世界范圍內,能夠留名建筑史的經典博物館項目有很多,體育場館卻不見多少,自己要是能夠參與這樣的項目,將來那可是厚厚的一份資歷啊!
林樓點點頭示意他先說,徐家平雖然沒跟他們一起去海東省參觀考察,可帶回來的資料他研究的一點兒也不比別人少,說出來的東西確實讓人眼前一亮。
他沒有從建筑外形、使用功能說起,反倒是另辟蹊徑說起了建材,“我覺得建筑材料也是反映當地歷史文化的一部分,各地不同的建筑材料,塑造了不同的建筑風格,比如南方的竹屋、西北的窯洞等等。”
“我們在做這個項目的時候,是不是可以考慮使用海東省特產的建筑材料?海東省是石雕石材大省,石材種類繁多,對建筑形式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比如海東民居最大的特色是紅磚白石、飛檐翹然,建造這種房子使用了特殊的磚石結構,墻基和墻的下半部分,一般是石頭砌成,再往上是磚石結合,或者磚頭;充當填縫的是殼灰,即海里面的貝殼燒成的灰;三者有機結合,人們稱為‘出磚入石’,磚石互相依存,可以輕松應對沿海大臺風,即使歷經百年滄桑,房子也可巍然屹立。”
“所以我們在建造這座博物館的時候,是不是可以考慮把海東省的石材資源和加工技法運用起來,這樣不僅可以展示出海東省的歷史風貌,也能節省成本,畢竟海東省就產石材,這可比從外地運送建筑材料過去便宜多了。”
徐家平講完,大家開始了討論,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好在林樓這兒談事情向來都是就事論事,都是奔著互相提高的目的去的,就算被人指出問題也不會覺得丟了面子,反而會因為有了新的收獲而喜悅。
“徐老師的建議不錯,不過海東傳統建筑可不只有石材啊,一些木結構的應用也非常精妙,同時在磚瓦泥土等建筑材料領域,也有不少獨到之處。”
“石材好是好,可是有點顯得過于笨重了吧?而且加工難度比較大,這會不會增加設計和施工的難度?另外,石材重量大,南江市又不產石材,光運費就不是小數目,總體而言似乎也沒有起到降低建筑材料成本的作用。”
“可以用來做地基,或者使用鋼筋水泥做基礎,然后用石材來做外立面么!”
“但是究竟該選擇哪種石材?剛才徐老師也說了,海東省的石材資源非常豐富,種類繁多,而且各有特色,想要從中選出一種能夠代表海東省的石材出來,這也不容易吧?”
“現在概念方案還沒有出來呢,就考慮建筑材料是不是早了點?”
“這不沖突,這也是提供一種思路么!”
大家伙議論一番,暫且有了結論,使用當地特色建筑材料建造博物館確實是個不錯的主意,不過也不能因此拘束了設計思路,能在設計中用上這些建筑材料固然最好,要是因為想要達到更好的效果而放棄,也不會覺得可惜。
正如徐家平剛才所說的那樣,這只是一個思路,前期的討論就是這樣,各種思路的碰撞,才能綻放出靈感的火花。
“我來說說吧,我還是和以前一樣,就說說對這個項目園林景觀的看法吧!”徐家平之后,輪到李慶熙出場了。
“博物館位于市政公園之內,而這座公園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南江市迄今為止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園林,在這樣的地方做景觀,肯定不能破壞公園的整體風格。”
“原來的公園匯集了不同歷史時期海東古典園林造園風格,利用自然山水形勝,并以鄉土樹種配置為主,講究詩情畫意;所以我的方案也是朝這個方向發展。”
“從目前來講,學界對海東園林的研究遠不如蘇州園林以及北方皇家園林這么深入,成果不多,很多東西只能自己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