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林樓開設瓷磚廠時候給陳德江指點過的手段,林盛也學會了,“嗯,這些辦法都不錯,但是還是不夠!”
“雖然說茶葉是起源于中國,但在茶葉的工業化生產上,早就被西方尤其是英國和美國超過了,如今國內使用的茶葉工業化生產技術相較于英美還比較落后;一開始廠子規模比較小的時候,你可以不在意這些,可要是想做大做強,就必須想辦法學習他們的技術。”
日后這一環節的短板同樣被補上了,中國茶行業已基本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通過整合上中下游資源,同時注重技術開發,提高茶葉種植和生產質量,開拓全方位銷售渠道,形成科研種植、技術生產到銷售的一體化全產業鏈。
在新技術的研發上,每年誕生的新技術,已經占到了全球的半數以上;只是在品牌定位、形象的建立、品牌營銷以及體驗式消費方面還沒有突出的表現。
國內市場還好些,在國際市場上,依舊是聯合利華、塔塔、伊藤園、雀巢這些大公司比較占優,占據了海外市場的大量份額。
“不過說這些還有點早了,你現在的想法就不錯,就按照你的計劃去做吧,要是錢不夠的話,等你做好了計劃書來找我,不管是借給你錢還是入股都行。”眼下這些事情還有些遠,林盛現在最需要的也不是這方面的建議,而是資金吧?
“要是小樓哥你不嫌我笨,我就厚著臉皮占你的光,請你當大股東好了!”林盛可是看得清楚,雖然說借錢自己就能全權掌握這家公司,但這樣以來,林樓對這家茶葉公司肯定就沒那么上心了。
陳德江讓林樓入股后占了多大的便宜?要是靠他自己的話,估計現在還在村里燒紅磚呢,那能想到燒瓷磚啊?瓷磚需要的技術可不是他能搞定的!而且之后林樓還幫忙聯系了幾家研究所,一起開發新技術,這些資源也都是他不具備的。
林樓雖然不是做茶葉的,但是他一個清華大學的老師去海東省的茶葉技術研究所找人談,可比林盛這樣沒讀過幾年書的人去談方便多了。
而且林樓給海東省博物館里面加了個茶文化展廳,這可是全省茶葉行業從業者的大恩人啊,去那家研究所,人家都得好好接待。
更別說林樓還有那么多海外關系,不管是引進技術還是引進設備都要比他自己方便多了,且不說他能不能弄到外匯,就算能弄到,又去那兒找人買去?
“計劃方案啥的我都做好了,這回就是想讓小樓哥你幫我把把關!”林盛拿出一摞文件遞給林樓,上班這些年他時刻沒有忘記學習,進步很快,起碼這些計劃報告什么的已經寫得有模有樣了。
林樓接過來翻看了一遍,承包茶園需要多少錢,要怎么樣才能辦下手續來;包下來之后又該如何招聘人手、組織生產,同時還得防備附近人搞破壞;茶廠怎么開,需要那些設備,技術人員從哪里來;茶樓蓋在那里,銷售人員怎么培訓……這些都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甚至連茶樓都設計好了,這事兒他沒好意思麻煩林樓,而是在當地找了一位設計師做私活,這位設計師以前做過某酒店的茶樓項目,做出來的東西倒也有模有樣。
“做得很細致,看得出來你的準備很充分!不過我對茶葉行業不太了解,估計還得找個人問問再說,相信不會有什么大問題!”林樓表示滿意。
“這段時間你先和老陳說下,然后你倆商量找個接替你的人出來,然后交接工作帶一帶他,等帶出來之后,你就忙自己的事情去吧!”至于自己要投的錢,等請人看過之后再做決定,雖然林樓信得過林盛,但這種事情還是慎重點比較好。
這樣對他和自己都好,如果方案中確實存在問題,林樓虧了只是九牛一毛而已,林盛可就得好幾年都翻不過身來了,計劃書了寫了他的投資額度,林樓估摸了下,他這是把這幾年賺得錢都砸了進去。
“有您這句話我就放心,我明天就給陳總打電話,和他好好商量下,保證選出個好人選來!”林盛已經想好了,接替他的人盡量從前湖村出去的人里面選,這倒不是任人唯親,而是他們去廠子里面工作的時間最長,最熟悉廠子里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