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的一聲,現場一片嘩然,大家都不敢相信,貝聿銘會說出這樣的話來;這一時期,中國人是缺乏自信的,重新打開國門之后,他們看到了中國和西方的差距,一方面迫切地渴望能夠盡快追上去,能夠出現同西方大師相提并論的本土人才,另一方面又不敢相信真的會出現這樣的人才,因為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為了盡早追上,國家想了很多辦法,比如在李政道的建議下開設了大學少年班,希望通過選拔天才少年盡早追上差距,所以在八十年代,神童是非常受關注的,連政務院的副總都會專門接見神童,并和他下圍棋。
同時也會積極參與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等學術競賽項目,但是一個國家的學術基礎容不得半點馬虎,也沒有捷徑可走,必須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經過上時間的積累才會初現成果。
所以到現在為止,這些手段并沒有顯露出太多成果來,東西方之間的差距或許在縮小,但依舊落后很多,大家也都習慣了這種狀況,并形成了思維慣式。
而現在貝聿銘站在臺上,突然告訴他們,起碼在建筑領域,中國已經有能夠和西方相提并論的大師了,他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沒有聽錯吧?貝先生說林……林老師已經是大師了?這不可能吧?你聽到的是不是這樣?”有人急切地詢問著。
“我也懷疑我聽錯了,但確實是這樣……誒,你說,會不會是貝大師抹不開面子,才這么說的啊?”有人猜測著其它可能。
“不可能啊,貝先生是什么人物?用得著給別人這個面子么?而且就算是給面子,私下里說說也就得了!在這種公眾場合,說話可是要負責任的!今天到場的可不止貝先生一位大師啊,還有那么多歐洲、美國、日本的建筑大師在,亂說話可是會淪為笑柄的!”有人反駁道,他看著磯崎新、格姆鮑贊巴克、弗蘭克-蓋里等人,他們又會怎么說?
就連剛才提問的那位清華建筑系的學生也有些恍惚,好半天才反應過來,無視了工作人員讓他交回話筒的手勢,又趕緊追問道,“貝先生,您說林老師現在已經可以被稱為大師了么?其它幾位大師怎么看?”
大家伙的目光又齊刷刷落到磯崎新、格姆鮑贊巴克、弗蘭克-蓋里等人身上,他們也迫切地想知道這幾位大師的回答。
“毫無疑問,雖然林先生如今還很年輕,但是在我剛開始研究他的作品的時候,就確定他必然會成為大師,只是沒想到竟然這么快,不到三十歲的建筑大師,這在建筑史上可不多見啊!就算是柯布西耶、格羅皮烏斯等人,也是在四十歲之后才奠定自己地位的!”格姆鮑贊巴克接過話筒笑著說道。
“大師的地位必然是由具有開創性的經典作品帶來的,林先生在此前的多個項目里,已經體現出了自己的開創性,這是這些開創性還不夠系統,直到海東省博物館的出現,證明他的理論還有技法已然大成,這座建筑必然在國際建筑界引發新的潮流!誰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他就是毫無爭議的大師!”黑川紀章跟著說道。
“林先生為全世界所有建筑師帶來了新的設計工具,在他之前,曲線還有曲面對任何一名建筑師來說都是難以把握的難題,但是從皮爾-卡丹新旗艦店,到拉脫維尼亞首都國際機場,再到現在的海東省博物館,我看到了林先生逐漸征服曲線和曲面的過程,他讓未來的建筑師可以創作出更加豐富多彩的作品來!就憑這一點,他必然會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據重要地位!”弗蘭克-蓋里已經有些迫不及待想要看到林樓的軟件了。
磯崎新、安藤忠雄、伯納德-屈米等人也陸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們的看法和貝聿銘完全一致,都認為林樓在海東省博物館項目中所體現出來的建筑設計理念和手法,那怕他就此封筆,再也不設計任何一件作品,他也會是當之無愧的大師。
至于扎哈、妹島和世等小字輩,暫時還沒有資格說話,她們還沒有拿出足以引發建筑界關注的作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