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林樓拒絕之后,老潘還有點不甘心,想找人說合,但和林樓關系好的都知道他現在項目多的根本就做不過來,和他關系一般的又沒這個面子,至于找人壓林樓……現在林樓正是風頭正盛的時候,也沒人不開眼,于是試探了一陣兒之后,老潘也只好放棄計劃。
這件事解決后不久,林樓的四合院里迎來了一位新的客人,林樓清華建筑系的學長、教員紀念堂設計者之一、日后的工程院院士、曾經在亞運場館項目設計工作中和林樓打過交道的馬院士,“學弟,你現在可是大忙人啊!”
“馬老師,您可是稀客啊!”林樓趕緊把他迎了進去,這位比他早入學二十年,按照輩分算喊他一聲老師不為過。
“呵呵,我可沒當過你的老師,而且我在清華拿到博士學位比你還晚呢,這聲老師我受之有愧啊!”馬院士笑呵呵說道,他六五年從清華畢業,然后一直在北京院工作,林樓來清華讀書后不久,他去了丹下健三城市建筑研究院學習,回國后又在在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建筑理論及歷史專業學習,獲工學博士學位,那時候林樓早就拿到博士學位了。
“而且我的計算機繪圖技術還是你教的來著,要是按照這個算,我應該喊你老師才對啊!”馬院士生性幽默,順便開起了玩笑。
這倒是真的,馬院士從丹下健三城市建筑研究院學習歸來后,正好遇到林樓在北京院教他們使用CAD繪制建筑設計圖,于是馬院士也跟著學了。
“那我可不敢當,我好多老師還比您低幾級來著,我叫您老師也是應該的。”倆人笑呵呵地聊了起來。
不一會兒馬院士就道出了此行的原因,“是這么回事兒,估計你也知道,部里一直想推行注冊建筑師制度,之前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組建工作組赴美國、加拿大考察北美注冊建筑師制度等等,之后又和人事部一起召開了建筑師、工程師注冊制度研討會,我當時也參加了,在比較了世界范圍內主要的注冊建筑師制度后,部里決定參照標準最高的北美注冊建筑師體系來建立我國的相關制度。”
“然后注冊建筑師考試工作也被提上了議事日程,我記得前幾次開會的時候你也參加過,不過后來因為要忙普利茲克獎和全球建筑師大會的事情給耽誤了!”
“實在是對不住,其實這幾次會議我也想參加來著,就是時間上確實存在著一定的沖突!”林樓連忙道歉。
“還是這些事情更重要么,不過現在這兩件事已經結束了,你能不能抽出時間來?你也知道,雖然我們參考的是美國的注冊建筑師制度,可中國和美國在建筑設計、建筑技術及管理方面差異巨大,如何設計考題才能充分體現我們的特點并具有良好的考試測量特征,這就成了一個大難題!”馬院士道明了此行的目的。
“你既熟悉美國的情況,有熟悉國內的環境,而且基礎非常扎實、實操經驗也很豐富,要是你肯過來幫忙,那就再好不過了!當然,我們也知道你手上的項目多,有好多還是國際項目,如果確實沒這么時間,那我們也不強求你全程參加,偶爾過去看看,給我們提提意見也是好的!”馬院士雖然比林樓大二十來歲,不過卻不敢絲毫小覷林樓,說話也格外客氣。
“實行注冊建筑師制度,是我國建筑行業規范化的重大進步,如此重要的事情,我肯定是責無旁貸!至于項目上的事兒,您不用擔心,我還應付得過來!”哎呀呀,一級注冊建筑師考試,這是多么讓人懷念的事情啊,當初為了考取一級建筑師資格,我可是受了不少苦,而現在卻是有機會給他們出題了。
至于林樓自己,是不用參加這種考試的,部里早就給他特批了一級注冊建筑師證書,并且授予他建筑設計大師的稱號,要是普利茲克獎獲得者還要通過參加考試才能拿到注冊建筑師證書,這就太好笑了。
“哈哈,那咱們就這么說定了,這周五你有時間吧?到時候一起來開會,我們先把核心內容討論出來。”馬院士原本想著要費些功夫才能說服林樓,沒想到人家答應得這么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