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名——巨闕。
傳說,這把劍是鑄劍大師歐冶子為越王勾踐所鑄,鈍重非常,非天生神力、力大無窮者不能舞之,一旦揮出威力無比,可輕易開山裂石,有“天下至尊”之美稱。
可惜等到歐冶子真正將之鑄成,才發現這種劍,實在太重,自古以來鮮少有人能駕馭,它的威力也就逐漸被世人所淡忘,劍譜排名落至二百之后。
直到遇上了勝七。
體魄異常,百毒不侵,內力渾厚,嗜戰如狂的勝七,與這巨闕劍,簡直是天作之合。
人與劍相逢之后,數年之中,巨闕劍就重回劍榜第十一位。
這個人曾經追殺已經身負重傷的蓋聶,也曾經跟身受重創的衛莊交手,占據上風。
他的實力,如果單打獨斗的話,應該要比六劍奴中任何一個,都高出幾分。
張良選他做對手,心中一開始就沒有存著打贏的念頭,而正是要用巨闕的霸道之處,反襯自身的劍法,偽做出一種儒家無意與朝廷抗衡的態度。
之后若是二當家顏路出手,他的含光劍,玄虛入微,更是緊守著“不殺”的路數,相信對上六劍奴中的任何一個,都能形成和局。
經過這兩局之后,相信公子扶蘇也能明白儒家的態度,再由伏念出手,挽回儒家的聲名。
這就是張良心目中,今日這個局面最佳的解法。
趙高不知是否看出了張良的心思,臉上帶著神秘的微笑,贊同了這個出戰的人選。
亭中施展不開,既然第一局的人選已經定下,張良解下外袍之后,便讓身邊的弟子送來配劍凌虛,隨同勝七走向亭外。
二人在水面寬闊長橋之上站定,相隔僅有數尺。
凌虛劍未出鞘,張良持禮說道:“請。”
勝七哼了一聲,右手向上握住了肩頭粗大的劍柄,沉重的巨闕劍緩緩向上抽出。
連接著劍柄鐵環的鎖鏈纏繞在勝七周身,此時也隨著巨劍的移動,發出叮鈴鈴的響動。
二人之戰,一觸即發,亭中的眾人也提起精神,緊密注視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忽然,一聲長嘆,悠悠傳來。
“風景蕭條意亂飛,明云影里坐移時。”
“云迷鶴駕何方去,誤弄虛飾失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