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聽聽!”
“順河煤礦的產量現在已經有了大幅提高,但最大日產量也不過是400多噸的樣子,這個產量我們認為完全可以用人來洗選。”
“人力選煤?”
“對!我們也不需要跟真正的選煤廠一樣,分的那么細,只要分出來大塊、中塊,再把炮線、廢木料挑出來,價格就能漲一截!”
“想法不錯!”投資小,見效快,是楊東升喜歡的方法,“我覺得可行!”
楊東升端起茶杯,以茶代酒舉向王礦長。
王礦長連忙端起自己的茶杯,“謝謝楊總!”
秋忙假比以前短了很多,楊東升還沒覺得什么,楊日初就已經開學了。
楊東升把楊日初送到學校,“別不舍得花錢,有什么需要就跟我說,知道嗎?”
離開順河中學,楊東升直接趕往采石場。
已經被鄉政府正式更名為順河大道的順河鄉主干道改造工程,馬上就要開工了。
由于沒有爐渣,這次只能使用石子墊路,所用的石子,全部來自于順河采石場。
采石場張礦長帶著楊東升,參觀了周邊的幾座村莊。
碎石的工作已經交給了他們,工作條件還是那么惡劣,到處都是灰塵飛揚。
但是好在勞動積極性很高,備貨充足。
一直走到村頭,正準備上車,忽然一尊石獅子,吸引了了楊東升的注意力。
這是一尊足有一人來高的石獅,造型威武異常。
一個六十來歲的老漢正在雕刻另一尊明顯是一對的石獅。
“大爺,您這手藝是跟誰學的?”
“這還用學嗎?生下來就會!”老漢瞟了楊東升一眼。
“楊總,他們村世代都是雕石頭的。”張礦長說。
所謂靠山吃山,采石場附近的幾個村,本來就是以石雕見長,據說雕刻的手藝已經傳承了幾百年。
后來鄉里把幾座大山劃作采石場,不準他們再進山采石,同時買石獅子的人也少了,他們這才不得不到采石場砸石頭掙錢。
現在村里還有石雕手藝的,都是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了。
“簡直是暴殄天物!”
“楊總,您真是好眼力,昨天有個領導也是這么說的!”張礦長豎起大拇指。
“哪位領導也是這么說的?”
“我不認識!”張礦長搖了搖頭。
“不認識?不認識你怎么知道人家是領導?”
“看著像。”
“看著像?”楊東升一陣冷笑,“你倒是說說,怎么就看起來像?”
“是這樣的!昨天有輛車在了咱們采石場門口陷住了,我們幫他們把車推了出來。車旁邊站著一個四十歲上下的人,那國字臉,那架勢一看就是個領導。他還帶了個跟班,看起來三十歲上下,還有個司機,四十五六歲,黑黑瘦瘦的。那領導也叫我帶著他參觀了這幾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