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想說服市里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對整個瓜州市來說經濟效益從來都不占據首位,尤其是家電廠現在到了楊東升一個私人手里后,他們就更加不關系經濟效益了。
市里關心的是GDP,是就業。
也就是說楊東升想做通市里的工作,必須證明就算賣掉家電裝配線,也不會對市里的GDP、就業產生太大的負面影響,甚至能夠促進市里的GDP和就業。
楊東升低頭思考了一陣,心說看來只有用這個方法了。
楊東升重新抬起頭,看了一眼面前眾人,“你們的制氧機、熱風爐什么時候能夠完成?還有高爐是什么情況?其他的配套設備進度到了哪里?”
如果能帶動瓜州鋼鐵業發展,倒是能取代家電廠,只是一座煉鋼廠需要的設備太多,制氧機、熱風爐只不過是其中兩項。
聽到楊東升的問話,眾人眼中一喜。
眾人互相對視一眼,最終還是制氧機項目負責人代表他們發言,“如果資金充足,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我們就能先后拿出設備!除了少數設備需要研制,我們大多采用的都是現成設備,其他項目也差不多是這個情況!但是詳細進度到了哪一步,還得問一下常院長!”
“常院長?”
常院長就是楊東升上次見過的那名省冶金設計院的專家,曾經做過省冶金設計院的副院長,雖然看起來才五十來歲,其實已經六十多了,前幾年就已經退休了。
不過老頭身體還不錯,退休后也閑不住,這兩年又被省冶金設計院返聘了回去。
被返聘后,雖然沒有了職務,但是常院長卻憑借自己在省里的人脈關系,以及對省里機械加工能力的了解,組出了這么一個局來。
此時他仍然待在瓜州,楊東升派車將他請了過來。
經過常院長介紹,他組的這個局里除了制氧機、熱風爐,還有料鐘、料斗、提升機、燒結機、除塵器、氧氣頂吹轉爐等。
搭配的加工設備是連鑄、連軋螺紋鋼生產線,熱軋扁鋼生產線,冷軋帶鋼機等。
搭配的高爐是省冶金設計院負責設計的550立方米高爐。
建筑公司也是省內的一家冶金建設公司。
之前這些設備的研發雖然出現了一些波折,但是總體進展還算順利,基本明年年底之前都能相續完工,但是近幾天,這些設備的研發卻是落入了麻煩中,甚至有些設備可能根本就不會再研發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楊東升問。
“負責這些設備研發、制造分工最重要的一家企業,最近陷入了一些麻煩中!”常院長說話看了一眼楊東升。
“是誰?”
“礦山機械廠!”常院長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