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里的公路項目原本去年就該上馬了,但是卻生生拖到了今年,具體的內情不足為外人道。
楊東升手下第一座旋轉式隧道窯也要開工,幾位老師終于解決了實心內燃磚燃燒不充分、黑心的問題。
楊東升向幾位老師兌現了階段性的獎勵,如果能達到預期效果,還有更大的獎勵。
旋轉式隧道窯可以直接燒粉煤灰、煤矸石等劣質燃料,根據計算每塊磚的成本還不到傳統粘土磚的一半,更重要的是可以節省大量土地資源。
忙完了一天的事,楊東升一下車,就見楊日初也在家里。
想了想才記起來,前不久周影說楊日初去華京考試了,李主任還派人陪同照料。
“什么時候回來的?”
“剛回來!”楊日初道。
“考得怎么樣?”
“還行!”
“還行?”楊東升拍了拍楊日初的肩膀,“沒關系!電影學院哪是那么容易考的?好好復習,迎接高考!”
楊日初是班里的前五名,以一中歷年的考試成績,這個名字考華清、華京希望不大,但是考滬上交通大學、江左大學、科技大學,還是很有把握的。
“嗯!”楊日初點了點頭出去。
待日初走出去,周影給了楊東升一個白眼,“日初考上了!”
“考上了,日初考上電影學院了?厲害啊!這個難度比華清低不了多少!”
“不過帶著日初考電影學院那個同桌,準備了那么長時間反而沒考上,你說怪不怪?”
楊東升愣了一下,然后嘟囔了一句,“這個橋段好老套!”
隨手抓起一張報紙,正是最新一期的公司報,只看了一眼,楊東升就氣不打一處來。
楊東升抓起電話,撥通之后,劈頭蓋臉就罵,“你們是不是以為拿到刊號后就萬事大吉了,會不會說人話?滿嘴的官腔,你們準備說給誰聽啊?早告訴你們了用數字說話,用數字說話,看看你們寫的是什么東西?”
掛下電話,楊東升仍然氣氛難平。
不怪楊東升生氣,多次見識了香港媒體的顛倒黑白后,楊東升也想在香港搞家媒體,這樣不但自己有了發聲的窗口,搞好了利用香港這個杠桿,甚至能達到某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可是手底下這群人實在扶不上墻!
他們的腦袋就像生銹了一樣,怎么都擰不過來!
讓他們去香港,結果就是某報一樣,雖然自稱港媒,可是在香港的發行量總計只有幾千份,訂閱主要靠大陸!
到底讓誰去香港辦媒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