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也是薛夫人所想出來的?”
木婉娘可不敢邀這功,“這是我那村里的一個嬸子做出來的,我央著文先生幫著著了畫。”
“這件事可成。”沈喬現在可是把木婉娘當做他沈家的小財神看著,“就是還得看幾件成品瞧瞧。”
若是這繡娘當真有好手藝,那他這門生意可是又賺了。
沈喬想著這兩年在各處開業的暖鍋鋪子凈賺的銀子,臉上的笑意就越來越大了。
邊上的沈魚瞧見,撫著額頭嘆了口氣。
她的沈喬哥哥可又“見錢眼開”了。
“等見成品的那時,帶上你口中的嬸子與我見一面,咱們商量如何做這趟生意。”
木婉娘想著到時候沈寡婦肯定不太敢一個人來,最少都得帶著劉老大跟著。
沈喬覺得無事,“到時候一同來見也可。”
隨后木婉娘便帶著沈寡婦和劉老大一起過來了,正好沈喬準備在她那兒吃,幾人就在鋪子里的小隔間里坐著談事。
這次沈寡婦帶來了不少的成品,都是她這一陣子給村長家的人做的衣裳和襪子之類,還有幾雙布鞋。
木婉娘是真的沒有夸張,沈寡婦的手藝可是真的好。
就先說是那款式,就連之前從京城過來的蘇巧和也在京城待過十幾年的薛木也說過算是獨特的。
蘇巧離開之前,也帶了一雙沈寡婦趕出來的布鞋。
沈寡婦沒見過世面,到底有些緊張,大多時候都是劉老大在和沈喬對話。
“沈公子,咱們也不曉得這生意能不能成,但是咱們也信婉娘,”曉得木婉娘有了這么兩間鋪子,劉老大可是特信她,“所以咱們也信沈公子,這生意的事你來說,只要有點賺的咱們也就滿足了!”
劉老大和沈寡婦都不圖大的,所以他們這事都看婉娘的。
木婉娘笑,“嬸子,這事總得你們自己手上拿著才心安些,這事就看到時候怎么個合作,還得看你們這邊方不方便。”
沈喬收下的繡坊有很多,所以他暫時還沒有開一個新的想法。
所以他會直接買沈寡婦所繡的款式,自然,所給的銀子不會少。
雖然擔心,但是好在沈喬是個平易近人的,很快就和沈寡婦兩人說好了合作,也給了三成的定金。
沈寡婦和劉老大臉色紅潤的回去了,也沒留下來吃飯,家里還有劉村長和劉幺弟,他們還得早些回去。
沈喬帶著沈魚一次性地嘗了一次辣的鍋底和幾串肉串。
-
這幾日田成縣里開始又熱鬧起來,因為聽說是上面要下來一個知府官,整個縣的百姓都在猜想這知府來縣里到底是為了什么事。
畢竟以前有其他的官員到他們田成縣來也僅僅是在六十年前的洪澇災害時。
在那知府到來的一日前,木婉娘收到了蘇巧從京城發來的信。
在大西朝已經有了信鴿,傳信的速度是夠快的。
信上蘇巧先給她說了她那國舅爺的爹派了一個官來收拾那錢家,木婉娘便猜想到可能就是最近縣里一直再說的那個要來的知府了。
隨后蘇巧也寫了不少她回了京城后發生的一些趣事,木婉娘也看得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