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萍芳看著邊芒芝。
“對,就像你一樣,老天賞飯吃。”
邊芒芝這個時候簡直如坐針氈,不知道該回答什么。她嘗試說點什么,最后都話到嘴邊,咽了下去。
艾萍芳也沒有等她的回答,接著說起來。
“但就在我最絕望的時候,我遇到了一個經紀人,具體他叫什么我都已經記不清了,他覺得我唱得不錯,可以嘗試包裝出片。
那個年代,是歌手最好的年代。像你們這個年齡的人一定是不能想象的。很多人梳著爆炸頭,穿著喇叭褲,肩膀上扛著一個幾乎和網球包一樣大的收音機。放著一盤最流行歌手的磁帶,走街串巷。這就是現在所說的潮人。
因為有人真的會消費磁帶,消費唱片。市場已經良性循環了,就算一些不出名的歌手,磁帶也能賣個十幾萬。于是很多人參與這個行業,歌手的質量當然也參差不齊,專輯的制作水平也差距很大,但這都不影響人們去消費。
看著磁帶封皮上的姑娘漂亮,就會買一盤。我就是借著這股東風,終于走進了這個行業,沒大火也能生存,一張一張的專輯走到了今天。
當然,任何時代本質都是一樣的,大浪淘沙,最后留下的都是有真材實料的,有一些憑運氣掙點快錢,就很快被時代所拋棄。
我那個經紀人當然是想掙快錢,賺一筆就走的人。所以我又遇到了人生的轉折點,是拿著這幾年掙的錢回老家,過平淡日子;還是繼續留在這個行業繼續拼?
其實在那個時候,我不想選擇,我的經紀人心不壞,他走前跟我說了很多話勸我回家。
他說,我這個嗓音條件真的非常一般,能趕上好時候撈一筆就算幸運了,千萬不要被這個行業里的五光十色所吸引,說我沒那個真把式,留下來的結果只能是把錢花完,灰溜溜的回去。
他說的是實話,可我不能接受,我不是到這里掙錢的,我是為了唱歌,為了舞臺。怎么可能在我距離目標如此近的時候放棄?
我這顆砂礫,依然選擇了留下。在這個行業里浮浮沉沉,也是運氣,火了一首歌。這首歌讓我走上了很多晚會和我向往的舞臺。
可我依然覺得不夠,我想更好,想讓所有人都眼光都放在我身上,我想看到我的歌聲讓觀眾贊嘆、陶醉。”
艾萍芳拿起茶杯,小酌一口。
“過去說完了,下面就到了你奇怪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