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芒芝完全沒有再跟金泰雅客氣,太過分的分配、明顯對金泰雅有利的分配要求,當時就反駁,據理力爭。
邊芒芝也不會提無理要求,唯一宗旨就是彼此公平。邊芒芝不占金泰雅的便宜,金泰雅也別想得寸進尺。
最后一點點磨下來,決定了她們的分配部分。
邊芒芝提議先配合一次,看有沒有問題。
這次金泰雅倒是沒有拒絕。
不管金泰雅出于什么目的要求重新編排,想要使壞,在唱歌和跳舞上確實實力超群。
她的舞臺表演偏向于歐美風,大開大合。稍微弱勢一點的歌手,可能在她面前就被壓住了,完全沒有存在感了。
邊芒芝此時真是感謝自己女團出身這個背景,還是很占優勢的。
如果是一個華國傳統獨唱歌手,跟金泰雅這樣的歌手一個舞臺,一定手忙腳亂,完全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邊芒芝反而被金泰雅激起了熊熊的斗志,在《哇》這首歌中,邊芒芝沒當這是彩排,完全就當這是在京師體育場表演,動作飄逸,頭發狂甩。
金泰雅顯然沒想到邊芒芝這么厲害,兩個人越來越投入,你來我往,就在這個小房間用舞蹈和唱歌來了一場高手決斗。
邊芒芝用韓語唱起來這些歌詞,噼里啪啦,完全感覺不出來不是母語,每一個單詞中都帶著自信。
這還是昨晚邊芒芝被田萍萍點醒的道理。
對啊,為什么不自信。
這是在華國,沒幾個能聽懂韓語。就算偶爾有幾個人能聽懂,也不會覺得邊芒芝發音不準有點沒錯。
就像一個外國人說漢語,會有人盯著這個外國人奇怪的口音嗎?不會,大家只要聽懂了就會覺得這個外國人說的漢語超好。
邊芒芝一個外國人說韓語,不僅說她還唱,還唱著么節奏快、語速快的韓語,中間有一段都類似說唱了。
只要唱在音調上,就已經很厲害了。
所以邊芒芝今天和金泰雅配合時,完全沒有了前幾天說韓語那種羞恥感,真是從內而外散發著自信——老娘會說韓語。
到第二首《烏蘭巴托的夜》,邊芒芝發現金泰雅的漢語學的很蹩腳,但她嗓子還是很好的,音域也很高亢。
邊芒芝這首歌并沒有很用力唱,把心思放在了設計上,思考著在舞臺上該如何更好的表達這首歌。
金泰雅反而非常用力,每一句高音都沒有偷懶,瘋狂炫技。
兩個人很快把這兩首歌配合完。各自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宋艷才解釋了組委會為什么會派嚴浩仁來。原來這幾天其實韓國歌手和華國歌手的合作并不是一帆風順,各種問題頻出。幾乎每天都打嘴仗。
像邊芒芝和金泰雅這樣的臨陣改編歌曲糾紛更是層出不窮,組委會一看這架勢,再不制止,這次中韓歌會可能成最大的笑柄,于是就有了兩國開會,最后決定的決議。
畢竟要丟人也是丟兩個國家的人,韓國方面也很著急。
邊芒芝覺得韓國方面真是又當又立,明明他們的歌手找茬的最多,最后還假惺惺的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