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從來都不服輸,漸漸的他們打著打著便成了好朋友,什么事都在一起商量。
一起騎書,一起讀書,一起習武........
忽然司馬景文想到了一個問題,于是便問道:
“你打算讓他一直在江南,留在你身邊,還是.......”
楊韻明白皇帝的意思,他不是嫌棄自己的兒子,而是考慮到孩子的身份,畢竟他是慕容氏右賢王的兒子。
“陛下,此事回來再說吧。”
楊韻其實知道自己該怎么做,但是她又舍不得?
.......
第二天一早,司馬景文照例上朝。
而一駕普通的馬車出了建鄴城。
車夫是一個三十幾歲的中年男人,可惜缺了半支手臂。
車上坐著打扮成普通官家婦人模樣的楊韻,以及她的侍女鳳珠。
龐清、關小元和關小星則是騎車,他們一起離開了建鄴城。
按照查鏞給的行程路線,他們水路和陸路結合,走了多半個月,到達了湘州郡治所在地臨湘(今湖南長沙市)。
這一路,他們也收到了司馬彥和王興討伐皇帝的檄文。
老百姓們議論紛紛,各種版本的傳聞都有,不過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便是那個妖妃鄭迎春。
當然,司馬彥也會編一些故事在民間流傳,以證明妖妃多么可惡,皇帝為了妖妃,如何不理朝政,如何陷害忠良。
楊韻感嘆這老百姓的嘴,當真是股無形的力量,她更堅定自己此行的正確了。
到了臨湘,他們沒有投宿客棧,而是來到了臨湘最大的官驛。
這湘州官驛倒很是氣派,是一種南北結合的建筑。
院子由幾幢三層相連的青瓦灰墻的廂房組合而成,古色古香,四處彌漫著古老悠遠的味道。
除了正房、庭院、廂房,還有會客廳、馬廄等,而且每座廂房的小青瓦屋頂上都有翅角飛檐,琉璃瓦當,以及精妙絕倫的雕梁、木墻,這是典型的中原風格。
在院前的空闊草地上,高高懸掛起來的大紅燈籠上赫然寫著“臨湘官驛“幾個龍飛鳳舞的大字,風一吹,仿佛一團火苗在半空中搖蕩。
而驛站外的柵馬樁,以及懸掛在高竿上的驛站標旗,則顯示了此處是專為官家豪族這些有尊貴身份之人歇腳的。
在院壩的角落里,還有兩輛專供官員、貴客們外出使用的車駕。
楊韻對這里的環境非常滿意。
既然要來勸說司馬承,自是住官驛最好,而且這里往來投宿的要么官員,要么是官眷,所以也是官方信息傳遞的重要地點。
安頓好了楊韻,龐清帶著小元和小星便出去了。
不出三兩日,他們便將楊韻要他們打探的消息一一反饋回來。
“夫人,前來勸說司馬承的是王敦的姐夫湘東太守鄭澹。”
首先說話的是小元,這是他從司馬承的門房那打聽到了,這個鄭澹之前仗著自己是王敦的姐夫,所以在湖湘一帶頗為跋扈,甚至連司馬承都不放在眼里。
可是這幾日卻一改常態,對司馬承很是恭敬,甚至連那門房都給了賞錢。
也正是鄭澹的一反常態,讓門房犯了嘀咕,使小元打嘆到了這個消息。
“湘東太守?”
楊韻第一次聽到此人。
不過聽聞他是王敦的姐夫,恐怕也是王敦任人為親了,而且聽了小元的話,楊韻也猜出鄭澹為人應該是不怎么樣。
“夫人,既然鄭澹對司馬承的態度是前倨后恭,想必司馬承對他也不會有什么好感,他未必勸得到司馬承。”
龐清也從小元的話出得出了結論,因為沒有人會喜歡對自己傲慢無禮之人,尤其是在有求自己之后,那副小心翼翼的嘴臉是更討人厭的。
“沒錯,所以我們要看司馬承的態度,如果他沒有答應鄭澹,而是采取中立的態度,那我們就先靜觀其變。
但是如果他答應了鄭澹,那這個鄭澹就必須非死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