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不服,吞了一口氣,也跟上了步子。
董延呈在后面捋胡須看了一眼落荒而逃的況策意味深長的跟上了步子。
入殿百官朝拜后早朝,底下群臣陸續上奏事宜,最要緊的,還是天盛國來犯。
方居正字正腔圓的在大殿上將這是奏明。
皇帝聽聞,面色沒有絲毫變化,只是淡淡說了一句:“天盛來犯,到哪了。”
老閣老顫顫巍巍站了出:“老臣認為,此事事關重大,我大周因為瘟疫已經死了眾多百姓,許多街道上已經白骨粼粼。
這要是天盛這時來犯,怕是大周百姓更是人心惶惶。
我大周現在實在是不宜開戰,臣請求,這不如先派出使臣,與天盛議和。以免戰火再起,百姓生靈涂炭。”
況策站了出來:“陛下,臣也認為閣老所言極是,我大周如今國庫空虛,天盛又有玄鐵,要真是兩國開戰,我大周怕是傷亡慘重。”
底下人紛紛附議,韓放站出來,韓放對視一眼況策。
韓放聲音沉穩洪亮:“啟稟陛下,臣以為,這次天盛國主親自帶兵壓到我國邊陲,怕是勢必一戰。
臣以為,與天盛開戰確實不利我大周,剛剛閣老所言不如派出使臣去天盛議和!”
“臣也以為韓大人況大人所言極是。”
“臣附議,臣我以為兩國議和。”
背后的太后聲音幽幽道:“丞相怎么不說話?丞相以為這事如何?”
“陛下,太后,此事議和肯定會為我大周埋下禍害,可我大周剛經歷天災如今國庫空虛確實不宜開戰。
現在天盛國國主鐵騎踏近我大周國土,想必一定不會善罷甘休。要是議和,怕天盛會借此機會張開血盆大口。”
皇帝一聽來來去去都是說,這一些臉上的不耐煩更顯。
“那就議和!!”皇帝道。
太后看皇帝這做派,揉了揉太陽穴。
“靖遠王進諫……”
大殿外面太監尖細的嗓音回蕩在大殿四周。
“靖遠王?”朝臣個個面面相覷議論紛紛
“快宣。”
靖遠王上前,看著皇帝:“臣叩見陛下。。”
皇帝急忙忙一聲:“快請起,靖遠王不必多禮,來人,給靖遠王賜坐。”
太后在背后聲音幽幽:“靖遠王今日怎么來了。”
靖遠王卷了卷袖子:“臣是為天盛犯我大周一事而來。”
太后點了點頭,張居正佇立原地看了一眼靖遠王。
太后聲音聽不出喜怒:“靖遠王有何遠見。”
“臣以為,長寧公主久經沙場,此事不如問問長寧公主如何。”
年入花甲的閣老佝僂著背上來:“王爺,太祖皇帝曾經立下遺旨,南淮王府不得參與朝堂政事。”
“閣老,太祖皇帝大行前也曾幾下遺旨,南淮王府女眷不得進宮為嬪妃。”
靖遠王這話,哪有人敢反駁。后背坐著的太后面色一陣青一陣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