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萬年歷上正月初三驚蟄,如節令二月驚蟄,那么正月初三驚蟄,直接不是正月,換到下一個月。
舉例:1982年是壬戌,1987丁卯年,這兩年是丁壬,所以正月都是壬寅,二月癸卯。
舉例:1982年3月,1982是壬戌,3月甲辰,本來月份是甲辰,但是人家3月20日出生,恰巧萬年歷里3月20立夏,節令里三月清明,四月立夏,所以應該月為4月,4月乙巳!
起日法,還是去萬年歷查,只要不瞎就用不到,這里就不寫了,就給一個起日口訣好了。
口訣如下:起乘五除四九加日,雙月間隔三十天,一二自加整少一,三五七八十尾前。
(一)第一句“乘五除四九加日
”
1998年3月16日等于(98乘5加98除4加九加16)等于8余59,個位9對應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9是壬,59除于12余對應地址離為戌,所以此日為“壬戌”
(2)第二句“雙月間隔三十天”
2010年四月十六日如下(110乘5加110除4加9加16加30加1)除60等于10余33,個位3是天干丙,33除12余9對應申,就是丙申。
(3)第三句中的“一二自加”
2005年1月16日等于(105乘5加105除4加9加16加1除60等于9,余37,7對應庚,37除12余1對應子,庚子。
第三句中的整少減一,為能被4整除之年,世紀400整除之年,(既公歷的閏年)一二月份比其他三年都要少加一。算八字用的農歷一般。
第四句“三五七八十尾前”是說大月增加的天數,除了1月大,之后3月大等等共有5個月,以30天為一個單位,是增加了五天。
2003年3月2日等于(100乘5加100除4加9加2)除60等8余56,為己未日。
起時辰是日上起時辰,就是孩子出生的幾點時辰。
這個可能需要你八字排盤,或者口訣如下:甲己以甲開頭,乙丙是丙做初,丙辛從戊開頭,丁壬以庚開頭,戊癸以壬子開頭。
“甲己甲開頭”意思就是日期是“甲日,己日”的子時,起名稱為“甲子”,丑時就是“乙丑”,其他如下,后面講。
天干按照規律,地支不變。
可以自己做一個表格。
所以甲己日的子時就是甲子時,丑時就是乙丑,一直如下: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
乙庚日分別對應時辰是丙開頭,如下: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
丙辛日以戊開頭,那么就是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
丁壬日以庚開頭,就是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
戊癸日以壬開頭,就是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舉例子:1989,三月,十三日,子時。
己巳年,戊辰,戊申,壬子時!
看其中三月是戊辰,十三日是“戊申”日,就以“戊申日”查到子時,就是壬子,這就是日上起時辰。
一般來說年干為父,年支為母,月干兄弟,月支姐妹,日干為自己,日支為夫妻,時干為兒子,時支是女。
舉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