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Faker的英雄池實在是太深了,很難在Ban位上給到限制。
同樣的,Rookie同樣是英雄海,因此中單對位上IG并不會吃虧太多。
KG第二手禁掉了洛,IG則是禁掉了雷克塞。
版本OP英雄過多導致能放出來的最多只有兩個,一邊拿一個皆大歡喜。
放一個和放三個都會對兩邊的陣容強度產生很大的影響。
KG第三手則是禁掉了豬妹,而IG禁掉了瑞茲。
最終的選人并沒有什么出奇的地方,雙方在第一場都沒有拿出什么大招,這讓關注著LPL決賽的其他賽區戰隊有些失望。
他們不知道的是,早在賽前呂天便和Homme商量過,雙方就用常規陣容打滿BO5,憑借硬實力去拿這個冠軍。
至于別的什么招數,大可以拿到世界賽上用,如果IG輸了,那在冒泡賽上用,關注度也會小很多。
最終雙方的陣容是:
“KG藍色方
上單369:青鋼影
打野Clearlove:古拉加斯
中單Faker:辛德拉
射手Uzi:卡莎
輔助Ming:錘石
IG紅色方
上單Gimgon:賽恩
打野MLXG:嘉文四世
中單Rookie:奧莉安娜
射手Jackeylove:崔絲塔娜
輔助Baolan:諾提勒斯。”
三條路上的對線都能接受,但最大的問題不在中上,反而出在了下路。
相較于Uzi的敢打敢拼,細節換血,阿水更出名的則是膽子大,不服輸。
如果說一個是狂,是兇,那么另一個就是單純的莽了。
下路的對線期間,阿水多次被錘石Q中導致陷入了劣勢。
MLXG幾次抓中卻被明凱蹲個正著,雙方接連十分鐘大亂斗打下來,IG足足落后了兩千經濟。
不過在經濟沒有拉開大差距的情況下,一方拿到資源,相對的也就會損失一些資源,本質上還是資源的置換。
MLXG拿下先鋒的時候,明凱也收掉了小龍。
對于KG來說,中路一塔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在KG勝利的局中,中路一塔被摧毀的時間要平均比對方晚10分鐘以上。
一方面這和Faker過人的能力有關,另一方面則是KG對峽谷先鋒的控制率達到了75%以上,這也就意為著,超過四分之三的對局,KG要拿掉先鋒,而且是在對方一個也拿不到的情況下。
雙方各拿一個和對方拿兩個的比重只有25%。
更多時候,即便是前兩條小龍不要,KG也要拿下峽谷先鋒,爭奪前期節奏。
IG眾人對此自然十分的了解,拼盡一切去和KG爭奪前期節奏就是為了不讓KG起勢,只要讓KG拿到經濟領先,那除非是大后期陣容,不然KG幾乎是必勝。
沒有人可以在KG宛如軍隊一般紀律嚴明的滾雪球能力下翻盤。
其實比起夏季賽開幕的時候,IG已經很大的進步,最明顯就是Faker和明凱的中期節奏上有了一些問題,硬生生被Rookie和MLXG的一次次精妙配合止住了頹勢。
但下路的劣勢已經無法言說,阿水和寶藍面對狗史組合的時候連塔下都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