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授學校的資歷比不上張教授,不過,楊玉英和他比較熟悉,他的教學方式也更自由,更適合她。
楊玉英對自家老師很滿意。
王教授對自己新得了這么個學生,那也是相當開心,一連好幾天春風得意,回家給婆娘做飯都哼著京劇。
周教授都如有實質地開始嫉妒。
“還顯擺呢,還當人家小玉的老師,咱們那冊《人工智能》,你只編寫了一章,人家小玉編寫了兩章,還編得比你好。”
王教授一噎,隨即又笑:“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這是好事。”
兩個教授的合作進展應該很順利,周教授最近這個月都呆在水木,除了應邀出門去上了兩堂公開課,平時不是呆在實驗室,就是呆在圖書館。
楊玉英除了學習,還在大順旗下又成立了個工作室,專門研究人工智能,每天忙得腳不著地,偏偏到和周教授時間比較同步,兩個月越來越熟。
前陣子周教授在編書,準備用來教學用,楊玉英跟著王教授也參與進去,本來只是打打下手,結果也編了兩章,書寫得周教授都說再也不能更好,于是從打下手的變成了作者之一,就那般,一老一少相處的時間都沒有現在長。
相處時間一長,難免交起了朋友,楊玉英還把自己開發的‘論文’一號分享給周教授用。
‘論文一號’是智能論文助手,能幫助楊玉英根據所書寫論文的內容,查詢資料,語音錄入,排版,糾錯等等功能。
語音錄入這類功能的軟件一大堆,論文一號是真正能智能識別,和別的都不是一個檔次。
反正周教授一用就再也放不下。他以前一寫論文就發愁,年紀大了,打字都感覺疲憊,也嘗試過一些語音錄入的軟件,可效果都不好,這一回算是徹底解脫。
楊玉英和周教授接觸得一多,二人來往也越來越多,她還帶教授回衡市大順自家工作室呆了幾天。
一呆不要緊,周教授又看上了楊玉英給自己打造的工作室,實驗室,簡直迷得不要不要的,恨不能吃飯睡覺都呆在工作室不出門。
說起來真不怪周教授喜歡,楊玉英自己都喜歡。
她給自己打造的工作室,能比得上當年跟元帥在一起時的豪宅三分。
如果光看享受,甚至能超過她當年的生活。
畢竟如今有宮里出來的這些在,他們對怎么提高一個人的生活品質,那絕對是相當了解。
她用了兩年時間,花干凈了自己賬面上的所有現金,給自己造了個智能管家,不光照管她的飲食起居和工作,還能協助處理大順的諸多事務。
成品出來,大順公司上下大改造,明知道花了那么多錢,愣是沒有一個員工覺得這筆錢花得不值得。
“值得,多少錢都值!”
周永耀老先生腦子一熱,沒用楊玉英忽悠,就決定加入她的工作室。
王教授:“……噗!”
周永耀給他學生打工了。
其實不是,雙方只能說是深入合作的關系。
周永耀就算加入了楊玉英的工作室,私底下開玩笑也會叫楊玉英小老板,但他照樣還是楊玉英的老師。
老教授最近和學校處得好,校方鼓動他每周六給學校學生們上一堂公開課。
周教授的教學水平確實相當高,雖然他教授的知識比較基礎,適合本科四年級以及研究生來學習,對博士們沒多大作用,但還是有不少博士生會來聽。
畢竟是周教授的課,沒準他講到興起,就會講出不少干貨,抽空聽聽有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