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英正想低調進京查事,主要查靜山伯府,干脆就借了她的身份赴京。
傅香香自從出生便沒去過京城,十六年居祁門縣,祁門縣到京城,一走就要兩個月之久,消息閉塞,這身份,一時半會兒不易暴露。
楊玉英來到靜山伯府,這幾日沒有什么大動作,就是和這一家的下人們處得關系還不錯,時常能聽到些新鮮八卦。
說起來這個靜山伯很有點意思,皇城司中,她居然沒有權限調閱他的檔案。
楊玉英身為皇城司培養的最優秀的人才之一,權限非常大,就是調閱鄒宴的檔案,除了涉及到最頂級機密的一小部分,其它全部對她敞開。
靜山伯的檔案,她卻被提示沒有權限。
只從卷宗里查到一點相關記載。
靜山伯戚尋,祖籍榆林人,生于龍起之地,生平擅長兩件事,一為營造之學,二為醫術。
但他既不在工部任職,也不為御醫,一輩子都安分守己地守著靜山伯的爵位,行事雖然有些荒誕紈绔,但也不是惡人。
至少在京城沒有作奸犯科的事跡。
楊玉英從各類檔案里頭,竟找不到多少關于他的。不過靜山伯的家人卻很出名。
他們家一共有兩個兒子,老大戚明,老二戚正,都已經成親,大少夫人梁氏,二少夫人王氏。
還有兩個女兒,長女戚芳艷已經嫁人,嫁的人是當年的進士,現在外放到江南洢水縣為縣令。
次女戚芳齡,年紀尚幼,待字閨中。
除了兩個親生女兒,戚家還養一表姑娘,林依依。
林依依性格單純,相貌可愛,在家中一直是靜山伯和他兩個兒子的心頭肉,就連靜山伯也對她十分疼愛,待遇比家中幼女戚芳齡要好無數倍。
這林依依,自小到大有不少故事,她進靜山伯府的第一日,靜山伯本是臥病了半年,卻忽然好了。
林依依出門逛街,就遇見了伯夫人失散多年的娘家弟弟,這位風光無限地考中了進士,在翰林院當差,這兩年更是平步青云,成為陛下心腹,一樣十分疼愛林依依,但凡來找姐姐,嫡親的外甥女總想不起,表外甥女到是時時記在心上。
左鄰右舍家的姑娘,圈子里的小姐,但凡同林依依關系近的,就事事順遂,總有喜事。
但凡對她不好,討厭她的,每每都要倒霉。
楊玉英當時一看便覺得有趣,于是招呼手底下的人把諸多資料都送上案臺,翻閱了一遍,閱畢,到仿佛讀了一本。
昔年陪同元帥,閑時讀書,各類言情看了不少,其中有一類別為甜寵文,核心便是甜和寵。
林依依為主角的,想必就是甜寵文了。
男主一定是一位身份高貴,品行出眾,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優秀人物,只不知會是誰?
轉眼就到了文會這日。
時修遠從刑部出來,騎馬同戚正,戚明兩兄弟,還有戶部的鄒詞,兩前兩后同行。
戚正戚明兩兄弟嘴里一直念叨表妹如何如何。
鄒詞一直說想吃袁先生做的魚,魚王的烤魚那簡直是讓人吃一次就念念不忘,想當年他吃過一回,從此天下魚鮮就再也難以入口。
“怪不得當年陛下想請袁先生入御膳房,幾位閣老都上表反對,什么怕陛下太過奢靡,引得底下人爭相效仿,我看,都是這幫先生擔心魚王他老人家入了皇宮,他們就再也吃不到美味,這才義憤填膺。”